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高菜价下宝鸡果菜如何丰富百姓餐桌?(2)

2013-01-10 11:35  宝鸡日报  字号:T|T

记者采访时发现,各方都有一言难尽的“苦衷”:

市民直呼价太高。“苹果咋卖?”“小的每公斤6元,大的每公斤7元。”“能不能便宜点?”“没法便宜,就这都是按进价走的,再低我就赔了。”以上对话是记者近期在市区南门口市场听到的。一位中年妇女告诉记者,她的家人爱吃水果,可今年苹果价太高,趁下午买点廉价的次等果,还是感觉承受不起。至于猕猴桃和南方水果,她就更没能力购买了。不过,记者在背街小巷,却见到了每公斤4元的苹果,这些苹果大都是果农手里剩下的次等果,不能继续存放了,只能便宜出手。

商家郁闷卖不出。记者来到宝鸡市水果批发市场,只见这里的水果堆成了山,但在记者采访的40多分钟里,消费者寥寥无几。一些经销商抱怨,“十一前每公斤7元进的货,现在卖每公斤5元都没人要,你说气人不气人。”“这样卖不是赔了吗?”记者问。“赔了也得卖,已经烂在手里了,不出手赔得更多!”记者特意留意了下苹果摊,箱子上标注的不是“静宁”就是“洛川”。记者问有没有本地苹果,都说没有。为了防止被“忽悠”,记者特意邀请了市果菜局的一位行家随行。果然,在“甘肃静宁”的箱子里,行家发现了凤翔苹果。“为什么凤翔苹果装在静宁箱子里卖?”“纸箱厂只造静宁和洛川的箱子,再说静宁苹果和洛川苹果名气大,好卖!”据了解,这是商家惯用的做法。据行家目测,这个批发市场本地苹果还是占了大多数。

行家也说看不懂。这位行家告诉记者,批发商说的基本都是实情。这里每公斤5元批发的苹果,摊贩拉到市场上至少得赚1元,否则就没利润。这就是说,尽管地产苹果所占市场份额很大,但批发商和经销商的成本本来就很高,所以价格降不下来。究其原因,这位行家分析说,由于苹果价格连年走高,特别是2011年,谁手里有货谁就赚钱。2012年由于风调雨顺,全国苹果总量大幅增加,导致价格回落。

而经销商延续“手里有货就赚钱”的惯性思维,在中早熟品种刚下来时囤积了不少货。那时由于产量较少,市场需求量较大,所以果价较高,等苹果价格逐步回归理性后,批发商高价收购的苹果只能降价出手。但由于收购价格高,自然也不可能降太多。至于春节前这些囤积的本地苹果能否平抑市场价格,依然扑朔迷离。

对加快“农超对接”

完善产业链条

果菜本就是一家,它们在市场上暴露出的问题,其症结在于产业体系建设的诸多不完善。记者了解到,针对我市地产菜当前存在的问题,市商务局已经制定了相关措施:进一步完善“农超对接”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积极利用中省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壮大一批知名农产品流通企业,打造我市名优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针对我市社区菜市场覆盖不足、超市生鲜销售品种有限的实际,出台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创新“农超对接”模式,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大力建设社区蔬菜直营店。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地产蔬菜的流通问题,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快蔬菜直通车建设。近年来国家在支持农超对接等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但仍需要地方有配套政策才能高效执行。二是积极培育当地物流配送龙头企业。通过蔬菜龙头企业的统一采购、加工和配送,缓解经营企业采购难、加工难的现状。三是实现品牌销售新突破。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示范园区申报原产地保护,开展绿色、有机认证,提升产品档次,拓宽销售渠道。四是加强当地蔬菜经营信息沟通建设。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帮助菜农寻市场、找销路。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收集、发布蔬菜信息,为生产者、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

果业方面也存在产业链条不完善、软实力培育不到位等问题。市果菜局有关负责人说,我市苹果产业起步晚于咸阳、渭南、延安等地市,这些年侧重抓了总量发展和基地建设,精细化管理、品牌运作、市场体系、流通环节等相对滞后,因此,培育和完善产业链条是当务之急。

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凤翔县绿宝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曹儒认为,发展高质量的苹果是大方向,要不断强化果农的精品意识,好东西不愁卖。其次,要加强对果农的技术培训,粗放经营不但无法提高效益,而且难以抵御市场风险。据了解,绿宝果业走高端发展之路,果园面积多年都维持在150亩左右,但“曹儒牌”苹果却走俏全国,去年9个装的苹果在杭州每箱卖到了150元。

在品牌运作方面,市果菜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我市应该借鉴洛川打造“洛川苹果”品牌的做法,加大投入,科学运作,做强叫响自有品牌。据了解,凤翔苹果和扶风苹果都是“陕西名牌”,苹果上市早、口感好、质地优,但目前我市苹果品牌多达50个,都各自为政,结果连一个品牌都叫不响,到头来本地的优质苹果还得靠别人的箱子找销路,这个局面必须得扭转。

在流通体系建设方面,信息发布、储藏运输、包装档次、宣传策划等都是软肋和短板。分析人士认为,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必须同步跟进,基地建设和流通体系建设必须并驾齐驱。只有做到产业链条完整、丰满,才能确保整个产业健康发展,从而确保果农、经销商、消费者三方利益的最大化和长期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专项整治活动正式启动 公交车违规行驶将被重罚

2013-01-08 17:02阅读

2012年12月中国好人榜揭晓 西安5人入选榜单

2013-01-04 11:23阅读

宝鸡公安交警共织校园交通安全网

2012-12-20 13:17阅读

正做理疗电流突变 患者受惊咬掉舌头

2012-12-04 14:59阅读

有种幸福你我同在——宝塔田桂玲七年悉心照顾瘫痪丈夫记事

2012-11-19 09:21阅读

中国所有文化的根基都在农村——访诗人周公度

2012-10-29 10:16阅读

西安东郊沁水新城三人群殴一名农民工 农民工的权益谁来保障?

2012-10-09 18: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