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石榴——记临潼区骊山街办胡王村石榴大王房树轩
在西安临潼区,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既是本报铁杆报迷,几十年来订报、读报从未间断;他又是临潼区石榴种植产业中的一颗闪耀明星,种植石榴他就是远近闻名。“石榴大王”正是人们赋予他的贴切称号,为了临潼石榴种植产业的发展,耗尽了毕生心血的老农民、老专家——房树轩。2007年CCTV—2《倾国倾城临潼特别行动》栏目为了庆祝临潼设区十周年庆典活动邀请其作为特约嘉宾并同台演出,2008年省旅游产品博览会上房树轩受到原省委书记赵乐际的亲自接见;在2012年10月13日,西安市举办的“农民科学种植技能大赛——临潼石榴专场”上荣获银奖。曾被评为全省果业明星,现担任着临潼区石榴产业研究会副会长。在诸多荣誉和头衔中,我们却忘不了他也是一位《陕西农村报》的忠实读者,跟记者谈起农村报时,房大爷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你们的农村报啊,办得就是好,里面有不少好文章,读起来就是过瘾,就像我家这石榴一样,吃起来特别解馋,哈哈……一天不吃都不行。”爽朗地笑声中,丝毫感觉不出这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
国旗悬头顶,做事要对得起政府,对得起百姓
记者沿着通村水泥路朝着房大爷家走去,由于是上坡路,走走歇歇,喘息间,抬头看见不远的山腰处有一家农户的屋顶上醒目地矗立着一面五星红旗,刚开始还以为是一所学校,但走近了才知道这正是房大爷家。带着疑问从攀谈中,记者才了解到,这是5年前房大爷自己花了1200元在屋顶上竖起了这么一面国旗,在过去的5年中,每年的国庆节他都会更换一面崭新的国旗,前一陈,他又特意为“党的十八大”换了一次,以表示对党的热爱,对政府的感激,对祖国的敬意!
“来来来,进屋里谝,吃石榴吃石榴,别客气就当是自个儿家,随意随意啊!”面对房大爷的热情招待,我们也毫不客气了。看着房大爷满身的泥土,就知道一定是刚下地回来,闻着这股乡间清新的芳香气息,就能嗅出房大爷骨子里的那种实在、憨厚与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一边吃着原生态的大红甜石榴,一边兴致勃勃地听着房大爷把他的石榴产业娓娓道来,言语之中,流露出房大爷对石榴的那种特殊的感情。
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
在1976年到1977年间、2000年到2001年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花宝真教授先后两次带领自己的学生,深入农村,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在房大爷家里先后共住了四年。在这里,他们完成了一个个农业实验课题,在房大爷的帮助下,顺利的解决了石榴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虫害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成功研制出了防治虫害的农药。更没想到的是,对于当时家境并不富裕的房大爷一家,多了几张吃饭的嘴,无疑会带来不少经济上的负担,但房大爷从来没开口提过一分钱的事,而且还为他们解决了住宿问题。房大爷告诉我:“我就是喜欢跟年轻人交流,从他们身上能学到很多先进的东西,尤其是大学生,要是搞农业的我就更高兴了。你还别说,我还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邀请去讲过两次关于石榴种植方面的课程,后来还有些大学生特意来我们家拜访,共同探讨石榴种植与预防方面的问题。”
与房大爷谈笑间,屋外来了两个生意人专程来买房大爷家的石榴,说是要往广州发货,赶时间,房大爷急忙跑到冷库跟老伴儿杨大娘提货,我们也打个帮手。装货期间记者了解到,合作社给客户装货的箱子和标签都是房大爷根据发货对象亲自设计的,装箱分为高、中、低三种档次,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来搭配。客户临走时好奇地问道,今年你们这最大石榴有几斤?房大爷走回冷库,不一会儿,笑呵呵地双手捧着个大个儿的出来,一称2斤重,直接就送给了那位客商。豪放的性格,爽朗的笑声尽显陕西农民的特质。
平日里,房大爷没有抽烟、喝酒、喝茶的习惯,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喜欢原生态的东西。农忙时,喜欢在地里干活儿;农闲时,就在地里转转或是给乡亲们帮帮忙、支支招。村里有这么一句话:大家有农事儿,就找房树轩。就是因为他是石榴专家,是临潼区果友石榴专业合作社的法人,是引领着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带头人,他说什么时候该剪枝、该怎么剪,乡亲们都相信他,旁人看来都是些麻烦事,可在房大爷眼里,被乡亲们需要是一种荣耀、满足、幸福。除了忙于田间,房大爷还特别喜欢收集关于石榴研究方面的各类报刊、杂志报道,还专门把国内、外相关报道分类剪贴下来,哪些是经过科学实验验证后可以实际应用的,哪些是专家、学者的观点还有待于验证的,房大爷分别作了重点标注,制作了好几本剪辑本。当看着这一摞摞沉甸甸的剪辑本,泛黄的纸张里浮现出年近古稀老人执笔的背影时;当看着这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春夏秋冬都把生命奉献给这片热土的老农民时;当看着眼前这位两鬓斑白的房大爷,还无时无刻吸取着身边的新鲜知识时,在面对他质朴微笑的一刹那,我的心彻底融化了,眼睛也变得湿润了。
显示实力,展示产业
2007年,中国苹果年会来到了陕西省咸阳市,正是房大爷提出的“把客商领到园子里去”想法,得到了上层领导的高度认可,从而打破了以往的年会形式——把盘子拿到宾馆开会。这种显示实力,展示产业的全新运作理念让国内、外客商领略到了“田园式”的观光模式,感受到了陕西人特有的热情待客方式,成功地把那一届苹果年会推向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高潮,也打开了客商与农户的零距离接触,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我省农产品的销售。
临潼有这么一位默默无闻、常年坚守农村、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石榴大王,并将毕生精力倾注于石榴的种植、病虫防害、贮藏、医用价值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为之骄傲呢!
一生石榴相为伴,毕生心血似春蚕。房树轩把他一生都倾注于石榴产业。岁月匆匆,时光易逝,他老人家的头发花白了,行动迟缓了,可是他心灵深处的那份激情仍旧在燃烧,燃起这成片成片的石榴园!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