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行将消失的记忆:寻访1900年前的古造纸术(3)

2013-01-19 11:53  西北信息报  字号:T|T

时代冲击

古造纸术逐渐没落

北张村的纸曾经盛极一时,1949年前,北张村造的白麻纸风行延安,解放区的报刊大量使用它,连西安地区的报纸也用北张村出产的纸。当时陕西的生活用纸主要是靠北张村及周边的几个村子生产供应。

然而,这里虽然曾经家家户户以造纸为生,但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当先进的造纸机器在生产线上出纸时,北张村的纸匠依然年复一年地重复延续千年的古老造纸工序,一个家庭作坊每天大约造出十三四刀纸。面对机器造纸的高效率和低廉的价格的双重打压,古老的手工造纸作坊不得不做出妥协,现在的北张村仅剩下七八家造纸坊。这个村落作为“纸村”的实证就只剩下古时遗留下来的石槽、石碾盘。“以前人是为了有口饭吃才来干着费时费力的活,现在不一样了,一个好劳力到哪儿出力干活都比造纸来钱快么。”张逢学老人说道。

现在北张村的手工造纸作坊为了减少成本,造纸的原料改用从印刷厂收购来的边角料和废纸做浆,用这种浆简易方便、成本很小,穰反倒成了一种配料。这种“回收纸”现在大多用作陕南农村廉价的“烧纸”,或者作为医院产房用纸。质量好的、用来画画的白麻纸现在很少有人买了。村头还有个废弃的打浆作坊,这是过去全村人打纸浆的地方,现在村子里造纸的人少了场地也就废弃了。如今,北张村的几户造纸人家只能到隔壁的贺家村去用打饲料的机器打纸浆。张逢学老人说:“北张村沿着沣河边一带过去都造纸,贺家村也是,但现在,贺家村只剩下了村头一块记录造纸历史的牌坊。”村里年轻一辈都不想干这种又苦又累还赚不了大钱的活,到城里打工去了;至于孙辈,老辈人也没有让他们学这种“没前途”的传统手艺,村民们都只想让自己的娃好好学习,将来“出去做大事”。

随着白麻纸需求的急剧萎缩,仅剩的这些造纸作坊对枸树穰的需求也愈来愈少,过去天天见到的“穰商”现在三年都很难见到一次。工具和原料的短缺、市场的萎缩、工艺传承的后继无人,都预示着这种在北张村传承了一千多年的蔡伦造纸工艺将濒临失传,或许若干年后北张村也会只剩下一个介绍“纸村”历史的牌坊……

当下的困境

保护与传承任重道远

从一片普通的枸树皮到一张张精美的纸,先后要经历72道小工序,这每一道复杂的工序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然而北张村祖祖辈辈年复一年,坚持不懈的将这项技艺传承至今,其中的文化内涵是任何现代技术都无法比拟的。看着张建昌双手浸在冰冷的水中一张一张抄出的纸,恍惚间好像回到了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朴生活。这样美好的画面却在时代发展的脚步中渐行渐远,当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把手工纸上升为一种高档工艺品用于文物展览、历史收藏的时候,北张村的手工造纸却沦落成了一种廉价的生产。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保护和传承之路任重道远。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宝鸡“独臂张”恋上羽毛球 八年带出百徒弟

2013-01-17 10:12阅读

西安市1区9乡镇获省级生态县(区)乡称号

2013-01-11 21:20阅读

西安市团委表彰2012年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

2013-01-06 15:45阅读

西安市福建南安商会十周年庆典在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2012-12-14 11:02阅读

省市文明办领导检查骊山景区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迎检工作

2012-11-30 14:39阅读

西安二环内停车pos机刷卡收费 谨防假收费员骗钱

2012-11-14 14:41阅读

微博镇长再出招 你买苹果我捐款

2012-10-26 12: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