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行将消失的记忆:寻访1900年前的古造纸术(4)

2013-01-19 11:53  西北信息报  字号:T|T

所幸的是,近些年来,北张村古造纸技艺已经引起政府和国内外诸多历史文化领域学者的高度关注。目前,长安区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对区内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探讨,并对造纸术传承人进行了登记造册,2006年先后两次摄制了保护性资料片。在2007年,北张村“楮皮纸制作技艺”正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逢学和马松胜也已分别被评为该项目的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政府发放津贴,用于这一技艺的传承。

更让人欣慰的是,随着社会和政府关注度的提升,没落的北张村古造纸术被更多的人了解。2008年张逢学老人应北京奥组委邀请,在陕西祥云小屋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现场展示了古造纸术,这也是西安市入选的唯一一项亮相京城的传统文化项目。随后,他又受邀参加了海峡两岸第一次文化交流会,说到这次台湾之行张逢学有说不完的话:“当时去了31天,我带去了47刀纸,当时在国内才卖300元/刀的白麻纸,在台湾卖到5500台币。现场观看的人争相买咱们的纸,连同带去的工具都被买走了。当时还有个台湾的造纸厂邀请我去交流经验,当地群众对咱们古造纸术很感兴趣。”

然而,纳入非遗项目在给古造纸术带来希望的同时,制约造纸术传承的客观因素仍然存在,昔日几乎全村造纸的北张村现仅有几位纸匠在从事这种传统造纸工艺。“村里能熟练掌握72道工序造纸的人也就剩下十几个了,而且大多都和我一样都上年纪了。造纸不好学,我儿子从17岁跟我学到现在还是差火候。我能保证我儿子能传承这个技术,能保证我孙子会这样技术,但不能保证他愿意干这一行啊。”张逢学说道,“最近几年来我很多次都打算放弃抄纸,因为收入实在太微薄,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家里的日子还是很艰难。现在看到政府开始重视造纸这个事情了,我真的很高兴,也想多收几个学徒把这门手艺传下去,但是招学徒都要给人家发工资呢,如果没有资金保障,又有哪个年轻人愿意跟我学这门手艺呢?”眼看着造纸这门传统技艺的传承后继无人,张逢学一脸的无奈。

面对这项技艺即将失传的局面,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杨东晨认为,简单的宣传和津贴补助对于保护传承来说是杯水车薪,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文化内涵和工艺价值才是让北张村古法造纸术走下去的办法。

如果说,缺少传承人是古造纸术得以延续的主要障碍,那么资金的短缺就是目前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另一个枷锁。贺忍杰在采访中说:“受现代造纸工艺的冲击,手工造纸的用途和经济收入大大减少就是北张村古老工艺面临灭绝的根本原因,这些说到底就是资金问题。”他向记者谈了自己的设想:希望政府主导、村民集资,在北张村建一个展览馆或者博物馆,作为旅游景点,同时选一批青少年学习古造纸工艺,这可以增加村民的旅游收入,也可以使这种正统的蔡伦造纸手工艺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历经千年时空的磨砺和延续,古造纸术传承至今,无疑已经成历史的活化石,它以深邃的文化内涵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然而,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随着古朴的文化技艺逐步被先进机械化取代,北张村的传统蔡伦造纸术仅仅是急需“抢救”的民间文化遗产的一个缩影。面对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日渐恶化的现状,保护和传承任重道远。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宝鸡“独臂张”恋上羽毛球 八年带出百徒弟

2013-01-17 10:12阅读

西安市1区9乡镇获省级生态县(区)乡称号

2013-01-11 21:20阅读

西安市团委表彰2012年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

2013-01-06 15:45阅读

西安市福建南安商会十周年庆典在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2012-12-14 11:02阅读

省市文明办领导检查骊山景区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迎检工作

2012-11-30 14:39阅读

西安二环内停车pos机刷卡收费 谨防假收费员骗钱

2012-11-14 14:41阅读

微博镇长再出招 你买苹果我捐款

2012-10-26 12: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