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新型城镇化要实现城乡互补和融合

2013-03-12 11:22  商洛日报  字号:T|T

如果你问我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我肯定答不出来。虽然也有一些专家试图给新型城镇化下一个严格定义,但我想,要找到一个权威的大家都认可的新型城镇化定义,可能很难。

把经济作为优先处理的事项虽然符合中国当前情形,不过,我担心的是,假如大家都把眼睛盯在城镇化上,恐怕中央对新型城镇化之“新”的要求就会落空。道理很简单,各地打城镇化的主意,着眼不在城镇化的“新”上,更多还是出于GDP和财政收入的考虑。如上所述,毕竟只有经济增长,才有财政的增收。如果这样,目前各地大张旗鼓的城镇化很可能会变成“穿新鞋,走旧路”,回到过去见物不见人的城镇化状态。

迄今为止的城镇化,正如国家行政学院张孝德教授所批评的,它是被GDP主义捆绑的城镇化,使城镇化成为与生态文明时代相悖的高能耗、高浪费、高污染的病态城镇化;是一味以西方城镇为参照系的城镇化,使城镇化成为中国文化缺位、特色不明的城镇化;是在错误城镇化理论误导下,使城镇化成为不计成本的盲目追求大城市扩张的非理性城镇化。简单地说,目前的城市化异化成了在政府主导下的一种非理性的造城运动,它一方面把农民赶上楼,剥夺农民参与土地增值的收益分配权;另一方面,又驱使农民进入城市,干又脏又累的活,但却长期只拿大体相当于城镇同等人群一半的报酬,给农民造成双重伤害。

所以,让城镇化回归到中国特色城镇化上来,走一条与已有的城镇化不一样的“新”路,就不仅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我再次强调,并不知道什么叫新型城镇化,但我想新型城镇化之“新”,至少应该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要有个性特质,二是要有人本气息,三是能够城乡互补。城镇也是有生命的,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不能千篇一律、千城一面,这样的城市没有个性,自然也体现不出“新”来。其次,推进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使生活于这个城镇的人们日子过得舒心,这就要求我们的城镇化不能见物不见人,为城镇而城镇;也就是说,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使之具有人情味,形成良好的人本氛围,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不是相反。

还有,新型城镇化不是不要农村,因此,城乡互补和融合在城镇化中就显得特别重要。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不能认为农村是城市的累赘,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要力戒这一点。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陕西民族乐团国家大剧院奏响“秦风秦韵”

    2013-03-12 10:29阅读

    警惕非法集资 快速致富骗人伎俩

    2013-03-07 10:34阅读

    西安街头涌现“雷锋”潮 10余万志愿者献爱心

    2013-03-05 20:58阅读

    陕西走特色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美丽陕西正起航

    2013-03-01 23:58阅读

    四十二吨烟花筒当垃圾扔了 官方回应尚无烟花爆竹回收机制

    2013-02-26 10:13阅读

    宝鸡凤翔走出的书画新星

    2013-02-21 23:13阅读

    渭南“三六九”为啥是好日子

    2013-02-18 20:4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