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减量从我做起 西安市民行动中
西安日报昨日的报道《垃圾减量你我齐行动》,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市民的强烈共鸣,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在热议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的同时,纷纷表示:“垃圾减量,要从我做起!”
“从我做起 减少餐厨垃圾”
“以前从没认真想过有关垃圾的事,总感觉江村沟那个坑似乎永远也填不满。看了报道才知道,我们产生垃圾的速度是那么快,西安每天的垃圾量有那么大。如果再不行动,也许几年后,我们的城市将面临垃圾无处可倒的局面。我不得不说,第一次从心底觉得,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作为普通市民,首先能做的是从自身做起,不浪费食物,减少餐厨垃圾。其次,在街头丢垃圾的时候,尽可能地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来进行。”家住长安大学家属院的杨谛说。
“垃圾分类 首先需要完善硬件设施”
“以前也想过对垃圾分类,毕竟有利于环保,不过总是养不成习惯,家里总是把所有垃圾盛在一块,有意识、没行动。我想,现在到了真正要行动的时候了。”
“但是,仅依靠市民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对硬件设施加大投入。如果硬件设施不完善,居民在家中进行了垃圾分类,投放时还是混入一个垃圾桶中,垃圾分类的意义没有了,还会影响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所以,垃圾分类要先完善硬件设施。”未央区人大代表何军说。
推进垃圾处理终端环节 让垃圾分类更有意义
对于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政府部门更为关注。市市容园林局副局长张蔚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城市生活垃圾成为一个社会难题,如何处理垃圾,越来越紧迫。“西安日报的这次策划意义非常重大,而且和我们市容部门的步调是一致的。每年春季和夏季,水果大量上市,生活垃圾进入高峰期;而且垃圾水分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污染也变大。对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来说,又是新一轮的考验。为此,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要想尽办法做宣传,希望垃圾减量化。今年,希望能和党报携手推进这项工作。”
“文中提到了垃圾分类,这也是我们政府部门一直在努力做的。但是,垃圾分类只是手段,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我们目前正在努力推进的是垃圾处理的终端环节,比如准备在城市西部建设一座垃圾焚烧场。一旦焚烧场建成,日处理垃圾能力将达到1500吨,为江村沟一下子减负四分之一,不仅延长了江村沟的使用寿命,而且改变了我市垃圾处理模式单一的现状。只有这个项目落地了,解决了垃圾处理的终端环节,垃圾分类才有意义。同时需要做的终端环节还有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目前,我市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也正在起步,所有这些努力就是为了让垃圾分类变得有意义。”
张蔚表示,希望通过媒体的大力宣传,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了解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垃圾的产生,帮助市民增强环保意识,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在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开展试点活动
针对引导市民对不同垃圾分类处理,北京、广州的文明办已有协同相关单位招募垃圾分类指导员志愿者队伍、设立“垃圾分类日”等具体措施,倡导市民自觉将生活垃圾分类,共同维护生活家园。
市文明办主任裴靖瑜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安日报推出的这组系列报道很有意义,提醒市文明办有必要向全市市民倡导积极参与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从源头减少制造垃圾。”裴靖瑜表示,市文明办将支持在有条件的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活动,招募垃圾分类指导员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开展文明教育和引导活动,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分类投放习惯。
引导全市各社区积极参与垃圾减量
“西安日报策划的垃圾减量活动,主题很好。我建议将活动做得更深更细,由有关部门组织,向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垃圾增量的成因、人们对垃圾处理特别是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并为如何实现减量提出建议。”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阎亚林说。
阎亚林认为,垃圾减量对推动环境保护意义重大,而垃圾分类能有效实现垃圾减量,保护生态环境。“垃圾分类的内容很多,但将一个点落到实处,就会让百姓实实在在受益。”他以废旧手机电池的回收为例,“每家每户几乎都有废旧手机电池,可是许多人拿着这些电池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有的居民希望社区设立回收箱,将废旧手机电池进行统一回收再利用,可社区也犯难——把这些电池回收到一起后交给谁?”
阎亚林建议,由有关职能部门牵头,落实专项经费,在社区设立废旧手机电池回收设施,并与有回收废旧手机电池需求的企业进行合作,定期将回收的电池统一交给企业。他表示,如果这项工作能够开展,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将积极协调配合,以“西安市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名义,倡议并引导全市各社区积极参与。
深化“米粒行动”减少餐厨垃圾
看到本报报道后,团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非常支持西安日报有关“垃圾减量,行动起来”的倡议。团市委将不断深化“米粒行动”品牌内涵,积极加入“垃圾减量行动”。当前社会产生的垃圾数量与日俱增,其背后也有浪费严重的重要因素。前期,团市委会同多部门和西安日报联合开展了厉行勤俭节约的“米粒行动”,号召厉行节约,从珍爱每一粒米开始,从“打包”开始,从“光盘”开始,从“米粒行动”开始,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和良好效果。初步统计,在参与活动的川渝人家、西安饭庄、外婆印象等11家连锁餐饮企业的82家“米粒行动”示范店中,顾客就餐打包率达到70%,单桌浪费下降20%,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餐饮垃圾的产生。
团市委将继续与西安日报一同将“米粒行动”进一步深化,积极开展“垃圾减量行动”。除了继续做好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宣传引导内容以外,将不断扩展引导范围,创新活动载体,力争将“米粒行动”和“垃圾减量行动”打造为西安本土杜绝浪费、厉行节约、垃圾减量的特色品牌,向全社会发出勤俭节约、健康生活、绿色生活的号召,为建设美丽西安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