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功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象的调查
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巨大力量,是个人和国家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的形势下,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立足于社会。但近年来,武功县辍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结果令人担心!
学校、家长、社会的“弃儿”
3月上旬,记者对武功县“五个教育强乡镇”的青少年失学问题做了调查,发现有近百名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在家,而且辍学及隐形辍学有走高趋势。
在游凤镇,记者采访了原游凤中学八年级三班学生邓东东的父亲。邓东东的父亲说:“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初中学习成绩如果不是很好,再继续读下去也没有什么用了,即使考上了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早让他出去打工,还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差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记者在大庄镇调查采访中了解到,观音堂初中八年级辍学学生10名,今年春季开学就有3名学生辍学,原因是继续上学没有指望,家里人让早早出去打工。
辍学少年成“廉价劳动力”
一些没有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学生,而且还都是未满18岁的孩子,在外面想找个差不多的工作很难,又因为家里经济或者其他因素,出外挣钱,那么挣钱的渠道也无非就是在饭店里端盘子,或者在熟人那里学手艺。
记者在宋家村见到了贞元初中原九年级三班宋鹏的父亲,他无奈地说:“家里人倒是愿意让他去上学,但是他就是不去,不去就不去了,学不动再上也没意思,倒不如让他去吃点苦知道一下钱来得不容易,以后好养活自己。现在在普集镇一家饭店打工,那里管吃管住一个月1200元工资,也不用我再操心了!”在贞元街道记者见到了原八年级三班的李坤:“我是今年春季开学不念的,念不动了,现在和八年级三班的尚航准备去前几天联系好的饭店打工。”
青少年犯罪持续走高
记者在代家街道一家黑暗、空气污浊的网吧内采访了几位因上网成瘾的辍学少年。据余永强所说:“由于学习成绩很差,经常和校外无业少年在一起玩耍,就不想上学了,随后就都纷纷离开了学校。分别都有和我同在八年级的袁婷、七年级的袁彤等。上学期学校还开除了几个呢。”
像这种老师不喜欢、不要的学生学校里多的是,他们到了社会上会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走上青少年犯罪的道路,这些预测将来的事情我们根本无法做到。但是我们可以防止,尽量的杜绝这些事情的发生,青少年之所以犯罪,就是因为肚子里的知识含量少之又少。所以老师不应该因为一个学生的上课捣乱而独断专行地剥夺他上学的机会。
据了解,陕西省教育强乡镇评估标准明确要求,乡镇政府依法实施义务教育要责任明确,“保学控辍”措施要得力,否则将会“一票否决”。那么,武功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是否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的问题,我们不得而知。本报对此将予以跟踪报道。
来函照登
陕西农村报:
接贵报社转来《武功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象调查》征求意见稿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组深入全县各初中进行调查核实,现将调查结果回复如下:
意见稿中反映观音堂等6所初中的67名学生中(学生名单略)目前有10名在校就读,没有辍学;8名学生随父母在新疆、温州、深圳等地上学;3名学生在西安、宝鸡上技校;2名学生服兵役;2012年秋季因病休学1名;1名查无此人。
对于其他学生,各校已积极与班主任、班干部深入学生家庭做好劝返工作。
针对贵报社反映情况,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控辍保学力度,严格按照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细化措施,夯实责任,加强考核,确保适龄儿童和少年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再次感谢贵报社对武功教育的关心与支持!
武功县教育局
2013年3月13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