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12345”工作法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今年以来,临潼区充分挖掘区域内各种潜在教育资源,创新提出了12345工作法(即: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两个结合、搭建三个课堂、狠抓四项教育、塑造五大品牌),有力地提升了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一条主线,即: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两个结合,即: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西安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相结合,与临潼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整体部署相结合。
三个课堂,即:固定课堂、移动课堂和网络课堂。其中,固定课堂主要依托中小学校软硬件条件,将思想教育、品德养成、价值培育等融入课堂教学、校内活动、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环境、形式、时间等相对固定;移动课堂主要以临潼中学见义勇为学生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为主要形式,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教育内容,以巡回宣讲的形式搭建移动的思想道德建设平台;网络课堂主要是利用微博、微信、QQ群以及校园局域网、校园广播站等载体,以“开设微课堂、传递微能量、践行微公益”为主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送进校园、送进课堂、送进未成年人的生活,不断增强未成年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四项教育,即:学校教育、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临潼区充分挖掘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中的各种潜在元素,以课堂为主阵地,通过形式多样的班队活动、文体活动等,大力培养“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良好品性;在实践教育方面,临潼区广泛开展石榴花城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引导未成年人学习雷锋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在体验教育方面,临潼区通过开展“假如我是老师”、“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等换位活动,让未成年人在亲历亲为中体验岗位辛苦,增强社会责任;在养成教育方面,临潼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的奠基作用和社会教育的补充作用,全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式教育网络格局。
五大品牌,即:“唐诗节”经典诵读活动、“快乐小交警”换位体验活动、“金牌小导游”文明引导活动、“阳光1+1”爱心传递活动以及“石榴花城”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包含了文化传承、道德实践、文明引导、爱心培育、公益服务等多项内容,是临潼区将区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结合、融合的结晶。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