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姚元忠:新年的灯笼

2015-02-28 17:37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在咱们中国,过年不能没有灯笼。灯笼是新年的吉祥物,红红的大灯笼,红红的光亮,营造出祥和喜庆的氛围,预兆着新一年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新年的灯笼,最重要的角色是门灯。门灯就是挂在家家户户大门外的灯笼,现在是圆圆的大红灯笼,而我小时候的乡村,挂的却是方方的灯笼。方灯笼是木条做成的正方形立方体,四周糊上白生生的油光纸,画上花草鸟虫,写上吉祥语,中间下部是木板,可以点蜡烛。夜幕降临,年夜饭开始前,先放一挂鞭炮,再点亮灯笼,门前就一片光亮。再看四周山野,家家户户门前都亮起了灯笼,远远望去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星罗棋布。门灯一直挂到元宵节后才取下来,年三十、初一,十五晚上,门灯还要通宵达旦地亮着呢。

过年,每个小孩子手里都要提着一个小灯笼。小灯笼五花八门,活泼可爱,圆形的像南瓜,方型的像坦克,还有奇形怪状像禽像兽的,煞是好看。天一黑,孩子们就提着小灯笼,欢聚在一起,一直疯闹到深夜。记得我小时候老提着在街上买的椭圆形灯笼,竹子篾编制的,外表糊了浸油而透明的纸,像枕头,也像蚕茧,点了蜡烛格外的亮。提着小灯笼玩,小手会温暖不冷,不过时间长了,小手会被蜡烛的烟子熏得漆黑,再往嘴巴里送吃食,就会将小脸抹成黑脸包公,大人见了常常被逗得哈哈大笑。

我们最喜欢的是能高飞的灯笼,现在叫孔明灯,可那时我们管它叫烟灯。有趣的是这种烟灯都是我们自己亲手制作的,用皮纸糊成一只大口袋,袋口用铁丝撑开,用漆树籽榨的油将竹子做成的火纸浸染,放一沓架在袋口的铁丝架子上,几个人提着纸袋,一个人在下边点燃油纸,让烟子热气将口袋慢慢鼓满,一直鼓得纸袋跃跃欲飞时,便松了手,那烟灯便腾空而起,向天上飞去,我们一片欢呼雀跃,朝着烟灯飞去的方向跑去。跑啊跑啊,跑过一道道河,翻过一座座小山梁,直到再也看不见烟灯为止。那时候,我总是呆呆地望着星空,猜想那放飞的烟灯会不会变成天上的一颗星星。

玩灯是正月最热闹的活动,正月十二约定成俗地拉开序幕。乡亲们用竹竿举着自己制作的最漂亮的灯笼相聚在一起,宽阔的场地里有热闹非凡的社火。舞狮子、滑旱船、大肚子和尚戏柳翠,虽然年年都是老一套,但乡亲们从没有厌烦过。那长长的龙,是一节节灯笼组成,龙头一舞,龙神摇摆,一节节明亮的灯笼摇曳生姿,真是好看极了。玩灯的社火有时会持续到正月底,吉祥的龙狮欢快地跳跃翻腾在各家各户的门前道场上。这时,家里所有的灯笼全部点亮,到处灯火通明,鞭炮声声,喜庆的气氛弥漫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元宵节也是灯节。若是晴日,浩瀚天空中的一轮圆月分外明亮,就像一盏普照人间的大灯!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是沿袭至今的民间习俗,男人肩上架着孩子,女人怀里抱着孩子,人流摩肩接踵,好不热闹哦。遇上灯谜会,怎样也得挤进去,试试自己的聪明才智,若猜中几条,赢得几枚糖果,那更是喜不自胜啊!

浓浓的年味就这样凝聚在新年的灯笼里。新年的灯笼啊,一年年伴随我们辞旧迎新,赐予我们快乐吉祥,照亮我们一年又一年的梦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高陵老人钻研20余年自制玻璃钢“天坤日历” 可显示9999年

    2015-02-27 16:20阅读

    5月起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市胸科医院将迁址

    2015-02-27 15:55阅读

    西安市人社局今年推出“大礼包” 12项工作惠民便民

    2015-02-26 16:45阅读

    西安旅游职业中专隆重召开2014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2015-02-25 17:02阅读

    陕西将培养千名农民电商人才 强化大中专毕业生

    2015-02-21 07: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