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纪委将强化问责 整治“为官不为”等现象
西洽会暨丝博会召开在即,5月20日,市纪委组织各区县、开发区和市级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围绕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经济发展工作进行座谈交流。据悉,市纪委将强化问责,整治“为官不为”等现象,做好经济发展服务工作,确保西洽会顺利召开。
遵规守纪
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
会上,8位区县、开发区和市级部门负责人从工作实际出发,就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更好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助推经济发展作了交流发言。同时,围绕公务接待和商务接待、政府部门审批手续效率、整治投资环境等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经济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的关系。关注反腐败对经济的正面影响,不仅是GDP的增长数据,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败了经济的虚火、挤出了经济发展中虚妄的泡沫,可以使经济发展“持续健康”。经济只有建立在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在新常态中保持旺盛的繁荣与活力。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赖于反腐败斗争的常态化、持久化、法治化作保障。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应与经济建设共同发展。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党的各项纪律挺在前面,在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中做到严于律己,做到工作到位而不越位、在位而不错位,遵纪守法、履职尽责。
强化问责
整治“为官不为”等现象
会议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为微观经济活动撑腰壮胆,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并在反腐工作中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各级干部要敢于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做“有为官员”。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广泛关注“为官不为”现象。多省份相继出台办法,为“为官不为”行为画红线、列清单,同时采取将“为官不为”干部召回等多种问责追责方式,力促“为官有为”。社会普遍认为,个别领导干部将高压反腐、经济下行当成其“为官不为”的挡箭牌,是极为错误的。
因此,对抱着这样一些错误认识的个别党员干部,市纪委将认真履职,强化问责力度,为“为官不为”行为画红线、列清单,严惩不作为、不勤政现象,如果发现顶风违纪的,尤其对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损失的,要严肃执纪问责,不仅严肃处理当事人,而且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健全制度 推动工作廉洁高效
目前,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着相关政策制度规定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况,这也是造成“为官不为”现象和腐败问题的制度漏洞。
为此,市纪委要求,各单位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中,要把健全本单位各类规章制度,特别是经济发展工作方面的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商务活动审批流程,做好事前报告、事中控制、事后审计三个环节的监管,保证经费开支健康有序;公开透明商务活动各项经费,防止暗箱操作,过度消费情况的发生。
市纪委也将督促相关部门做好规章制度修订完善,使得全市经济发展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规则制度的修订完善中,要注重把政绩考核和干部评价机制结合起来,使整治“为官不为”制度化、规范化。(记者 文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