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在西安社区生根开花 公园广场成为宣传主阵地
季夏时节,碧空如洗的天空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护城湖中,艳艳红日钻破云层,道道霞光铺洒大地,千年古都焕发着盎然生机。护城河畔、城墙根下,传来阵阵嘹亮的歌声“富强民主天地新,文明和谐满园春……”,引吭高歌的是近百名市民组成的核心价值观合唱团。这首由两位退休职工创作的歌曲《国魂》,用其生动鲜明的歌词、简洁明快的曲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融入歌曲当中。从环城公园到雁塔广场,古城市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在嘴边,记在心里。
公园广场成为核心价值观宣传主阵地
年初以来,西安市文明办积极发挥城市广场和中心公园的展示功能,运用各种形式和载体推进“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宣传工作,特别是推动嵌入式刊载公益广告,传播街头正能量。目前,全市相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公园、街道、社区近100个,形成了强大的集中宣传氛围。市交通、地铁、城投、出租车管理等部门也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车专列,从车体内饰到外观集中宣传核心价值观“24字”,打造了一条流动的风景线。
如今,走进西安的公园、广场,不仅能听到市民们的歌唱,更能看到满眼的正能量。在北郊城市运动公园,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的展板、提示牌、海报、灯箱广告分布在公园的各个角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曲江唐城墙遗址公园广场上,30多幅展板展示了西安的全国、全省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凡人善举感人事迹,突出道德模范风采、身边好人风采、善行义举榜三个主题,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诚然,如今无论大街小巷,亦或休闲绿地,讲文明、讲道德的市民越来越多,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闯红灯的行为越来越少,多种形式的核心价值观宣传向一面面照射内心的镜子,时刻提醒着着古城市民做一位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文明公民。每天晚上都到大明宫广场跳舞的刘芸大妈说:“核心价值观就体现在每个人的行动当中。在公园广场的多种宣传让我们时刻感受到古城的文明,也时刻提醒和约束我们自己要用文明的行为为西安争光添色。在城市的各个地方都能看到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令人印象深刻,也让每个人都受到教育和感动,当然也就不再会做出那些不文明的行为”。
核心价值观在社区生根开花
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邻里节”,让之前从未说过话的张嘉和李奶奶成为了忘年交。去年,1000多户新居民入住西安市红专南路社区。几千人来自四面八方,关上门,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关心谁。怎样打破坚冰,让一个社区里的居民们互助友爱、和谐相处呢?一场为期一个月的“文化邻里节”成为了居民之间友谊和爱心的联结纽带。社区总共有9个片区,一个片区有400多户,以片区为单位,大家毛遂自荐组建成片区合唱团,再参加全社区的合唱比赛。从开始组队到正式比赛,有一个月的练习时间,在这期间,居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在社区广场相聚,增进了邻里感情,也唤醒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细胞,基层社区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托。在西安市600多家社区中,像红专南路社区这样,通过各种活动来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不在少数。
环南路社区自编自唱的《左邻右舍歌》,不仅在社区居民中广为传唱,还唱到了外省市,甚至唱到了北京。“‘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没错,别让道道围墙把你我阻隔。我的那个左邻右舍,吃过晚饭来我这坐坐。我的那个左邻右舍,有什么困难尽管对我说,大家都在一起住着。相处好了都快乐……’,现在城市里的高楼越来越多,但人们之间越来越缺少联络。邻里之间最需要互相帮助,因为诚信友善就是我们的中华传统,这些歌词就道出了我们的心声啊!”,环南路社区主任邓菊梅激动地说。
在西安未央区辛家庙街道东元路物流社区的居家养老站里,有一家名为“绿色银行”的特殊银行,志愿者将参与助老的时间存进“绿色银行”,当志愿者老了需要帮助时,就可以从该“银行”双倍的支取相应的“被服务时间”。如今在社区注册的志愿者已有300余人,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已有65岁,最小的才12岁。志愿者不仅加强了与老人沟通和交流的力度,而且志愿者在相互的活动中收获了信任与友谊。43岁的柴女士是“绿色银行”的首批志愿者,她已经存储了200多个小时的服务时间了,“志愿服务让人间的真情与关爱在居民之间流动,这不正是核心价值观最直接的体现吗!”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