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重污染天气预案:中度污染持续超48小时机动车或可限行(2)
专家评审:评估成效以最小代价保护群众最大收益
根据《西安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规定,应急预案编写完成后应按照征求意见、专家评审论证、成员单位会签、会议审定、备案、发布等程序组织实施。
市治污减霾办就《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充分采纳吸收后,近日组织相关专家召开评审论证会。会议邀请了原陕西省环保厅总工程师司全印、西安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处处长范升彦、西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澍等专家。
参会人员就《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专家评审意见。修编后的应急预案针对原方案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预警与行动分离原则,以避免响应过度;适当降低响应行动的启动条件,以避免行动滞后;加强敏感时期污染气象和污染预报的分析,以提高预警准确性。专家组一致同意上述三原则,原则同意通过修编后的应急预案。
同时,专家组建议,新预案中针对启动后部门各行动措施应该“下移”。譬如针对城区及郊县污染状况不同,应急行动交由区县决定,增强行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行动不必要的社会扰动和经济损失;针对如何限行、教育部门如何停课等,响应行动中各部门的分级应急措施原则由部门制定,以保证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譬如限行、停工、锅炉停用能减少多少污染物排放……应急行动的成效评估应以最小的成本代价获取保护群众健康的最大收益为原则。
下一步,市治污减霾办按照《西安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根据与会专家和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合理吸纳,对预案进一步完善。完成修订程序后,尽快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记者高乐 实习生王君楠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