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高陵杨官寨考古公布新发现 西安建城建都史或提前(2)

2017-01-20 22:13  西安晚报  字号:T|T

墓葬内发现国内最早黏合剂

此批墓葬出土的随葬品较少,仅少数墓葬出土有夹砂罐、彩陶壶、陶杯、石壁、骨珠等。部分人骨佩戴骨簪、陶环、石环,为关中地区首次发现。此外,在一座墓葬内出土了一块颜料,颜料为经提纯后纯度很高的赤铁矿,加工十分精细。最为重要的是在颜料中发现有动物胶类的黏合剂,这是目前所知国内最早黏合剂实物资料,表明庙底沟文化先民已经掌握了十分精细的颜料加工工艺。杨利平认为当时颜料的制作工艺大致应该为以下几个步骤:先对原料进行煅烧,然后捣碎、再研磨、过筛,最后加动物皮等熬制而成的胶,制成颜料块进行保存。

经专家初步鉴定,墓地居民在人种类型上与亚洲蒙古人种较近,死亡年龄集中在中壮年期,有少量婴幼儿遗体,但却未发现老年期遗体,男女性别比例约0.63比1,女性偏多。

杨官寨遗址为当时社会大型都邑

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成人墓地的发现,以及本次发现的偏洞式墓葬当属目前所知最早的同类遗存,将这类墓葬的出现年代提前了400多年,为这类墓葬的起源与传播,以及关中地区与中国西部地区、乃至西方的文化交流与影响都提供了珍贵的考古材料。

据介绍,本次发现的杨官寨遗址东区墓地,都是小型墓葬,规格相近,且随葬品非常少,与早年发掘的西门遗址出土大量成层分布的完整陶器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随葬陶器的数量与质量甚至不如孩童瓮棺葬,因此,专家推断该批墓葬为杨官寨遗址普通居民的公共墓地。考古队员走访遗址西侧的村民后发现,当地村民在修建民房时也发现过人骨等现象,杨利平推测,杨官寨遗址出土大量完整陶器的西门外可能有对应的高等级贵族墓地。考古队下一步就要寻找东区墓地对应的东门遗迹和中央大道。

如果这些推论得到证实,杨官寨遗址早期城市雏形就能大白于天下。杨利平说:“杨官寨遗址位于庙底沟文化分布的腹心地带,聚落规模巨大,还建造有大型环壕、中央池苑等遗迹,加之大型普通居民公共墓地的发现,这些都向我们揭示了杨官寨遗址为当时社会大型都邑。如此一来,我们或将西安市的建城史、建都史提前至5500多年前。 首席记者张佳 实习生张敬慧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再投放储备菜8500吨 低于零售价10%-15%的价格

2017-01-20 09:22阅读

西安市首届最美农民工评选结果揭晓

2017-01-19 22:03阅读

加强精神建设 稳促学校发展——西师附小2016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2017-01-19 15:02阅读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联袂文格洛夫西安献艺

2017-01-19 23:45阅读

西安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 去年提供服务近300万人次

2017-01-18 11:58阅读

西安八旬老人迷路 交警寒冬护送回家

2017-01-18 11:50阅读

“大西安”到底有多大?看看人大代表怎么说

2017-01-17 12:0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