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杨官寨考古公布新发现 西安建城建都史或提前
“壮士断腕”指勇士手腕被毒蛇咬伤,就立即截断。比喻做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但这是传说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事?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高陵的杨官寨遗址考古新发现中,不仅有望佐证“壮士断腕”的典故,还有可能将西安市的建城史、建都史提前至5500多年前。
佐证“壮士断腕”“一笄封喉”?
2015年~2016年,省考古研究院对杨官寨遗址环壕外围进行针对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大量的史前墓葬。据杨官寨考古队队长杨利平介绍,这块墓地位于杨官寨遗址东北部,发掘显示墓地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目前总发掘面积约1967平方米,共发现该类墓葬182座,分布密度非常大,初步推测墓葬总数可能2000多座,规模空前。
2016年杨官寨考古队对这块墓地中的75座墓葬进行了清理,发现均为单人墓葬,墓主人均头朝西仰身直躺,人骨保存完整,个别墓葬的人骨附近还发现有疑似包裹的织物。
发掘显示,这些墓葬安放遗体的偏洞只能放下遗体,加之目前考古队员也并未在墓葬中发现葬具的痕迹,因此专家们推测,当时的埋葬方式应该是用织物包裹遗体直接下葬。
值得注意的是,考古队员在151号墓葬中发现,这具保存相对完好的遗骨右手手腕以下却没有掌骨和指骨等,后来在进一步的发掘中,考古队员在遗骨的大腿骨距离臂骨25厘米左右的地方发现了缺失的手掌遗骨。杨利平说:“这种位置已经超出了自然位移的范围,因此我们推测这个人的手腕应该是下葬前就被斩断了。这是否就是传说中‘壮士断腕’典故的源头?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或许未来就能得到证实。”
杨利平介绍,在另一座墓葬中,考古人员还看到一具喉部插着一支发笄(jī)的遗体,为什么会这样?杨利平说:“现在还没有线索,但可以肯定的是,一笄封喉是这个人死因。”
“大头娃娃”或为占卜巫童
考古队员还在一座墓葬中发现了一具6岁左右的儿童遗骨,与正常小孩不同的是,这个孩子的头骨明显要大很多,这应该是一个发育不良或者先天存在问题的小孩,诡异的是这个小孩被埋葬时还抱着一个龟甲。杨利平说:“龟上面的壳是圆的,下面的身子是方的,符合古代先民“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因此古人觉得乌龟可以沟通天地,并用来占卜。我国很早就有用龟甲占卜的习惯,这个抱着龟甲的‘大头娃娃’或许就是杨官寨先民中一个会占卜的巫童。”
考古专家根据出土随葬品及碳十四测年等相关资料,推断这批墓葬为与杨官寨遗址环壕聚落同时期的大型墓地,系国内首次发现并确认的庙底沟文化(仰韶时代中期)成人墓地。填补了庙底沟文化聚落形态、埋葬习俗、人种学、人群血缘关系、社会组织状况等重大空白。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