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从猴年账单看西安人这一年 有人坚守有人考虑转行(2)

2017-01-24 18:44  华商报  字号:T|T

国企员工:收入较稳定

但市场竞争带来压力

收入:大约七万元

支出:装修新房花了二十多万元

王涛(化名)在西安某工程局下属建筑安装公司工作。外人眼中,在国企工作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不过这一年下来,他却觉得难说轻松。

上周三与华商报记者见面时,王涛正准备春节前最后一趟出差。他在公司的销售部门任职,主要负责对外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如果碰上开标时间不定,就得在外地住上一段时间。”他告诉记者,出差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刚好年前在北京还有一个项目要竞标,时间仓促正准备相关资料。王涛所在的企业主要参与省内外地铁等轨道交通的工程建设,多数是大型固定资产投资,投标环节比较复杂,每次都得让他忙好一阵子。

王涛的收入主要来自每月固定工资,去年算下来大约有七万元,与前一年变化并不大。临近而立之年的他正准备婚事,去年最大一笔支出来自于新房装修。这套房子是单位团购房,依靠父母补贴他付清了购房款,装修钱则是他工作几年积攒下来的。“连装修带买家具和家电等一共花了二十多万。”王涛说,这相当于他三年多工资了。不过单位福利较好,目前还和父母一起住,“日常花销比较节省。”

他告诉华商报记者,在国企工作看似稳定,但市场竞争的加剧令他倍感压力。“以前不同建设企业招投标有一定范围,互相之间并不冲突。”王涛说,一方面现在政策鼓励更多体制的企业参与到基建项目中来;另一方面有些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前两年大幅缩减,过去专注于其他领域的建设企业不得不跨行业投标和他们竞争,这就造成低价中标的现象越来越多,企业成本也受到挤压,“最无奈是,忙活半天却流标了,还影响业绩考核。”

说起新年愿望和打算,王涛说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准备利用空余时间继续学习并考取更高的专业职称,“打铁还需自身硬,充实自己才能过的更好。”

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根福认为,国企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头戏。目前实体投资的总量仍然庞大但迫切需要进行优化:一是优势国企应主动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二是引入民资这一“活水”对企业机制和模式做出改革。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宝鸡年鉴》(2016年卷)正简本出版发行获好评

2017-01-24 00:20阅读

西安户籍准入条件迎来重大改革:“三放四降一兼顾”

2017-01-24 00:25阅读

汉中《中国名镇志丛书·青木川镇志》出版发行

2017-01-23 23:36阅读

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 未来五年西安要干这些事

2017-01-22 19:50阅读

春联灯笼等年货去哪买 西安设87处节庆用品市场

2017-01-22 20:04阅读

西安食药监局发布春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温馨提示

2017-01-20 22:29阅读

高陵杨官寨考古公布新发现 西安建城建都史或提前

2017-01-20 22:1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