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猴年账单看西安人这一年 有人坚守有人考虑转行(4)
文玩店主:有时一两天不开张
今年可能考虑转行
收入:大约十多万元
支出:柜面成本四万元左右、进货另计
老刘2011年辞职后做起文玩生意,切身体会到这个行业由盛转淡的过程。“从2015年开始,每天也就能卖掉一两件物件。去年有时还碰到一两天不开张。”他告诉华商报记者,相比前两年的行情落差很大。记得2014年前每天能来七八拨客人,卖掉五六件,一年下来赚几十万元,“还听说有人开店一年就在曲江买了套房。”
原本他在西安城西某古玩城有三个柜面,去年因为生意转淡退租了一个柜面,“剩下这两个店勉强能保本。”老刘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的柜面每年经营成本不高,房租加上水电费、物业费一个柜面也就在两万元左右,剩下就是人员工资。而目前造成利润下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需求缩减,“去年收入差不多比前年少了三分之一。”
老刘介绍,文玩行业最大的成本和风险在货品上,有人投几万元小本经营;也有人投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炒作单品,后一种情形很容易受到价格暴涨暴跌的影响。举例来说,前些年国内兴起核桃热,一个品相不错的青皮核桃能卖到一千元到几千元不等,现在跌到一百多甚至几十元一个。另外像星月菩提、椰壳等价格也有明显下滑,有些单品下跌幅度近九成,以往能卖数千元的手串如今100元也无人问津。
在别人看来,家境殷实的他不用为了柴米油盐而奔忙,不过老刘告诉记者,生意占去了他比较多的精力,除了这家文玩柜面,去年他和朋友还新开了两家面包店,“现在看生意还不错,今年估计会把日常的重心转过去,另外还想瞅瞅其他的行业机会。”
前些年,文玩行业生意火爆关注度高,近两年行业日渐惨淡。有人认为,文玩行业衰退的原因包括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同时电商销售的发展也对实体店面经营形成冲击。
不过,在陕西收藏人士李国建看来,前些年文玩行业发展失控、过度炒作带来的行情透支,这才是文玩业由盛转衰的症结所在。他认为,由于前期积累的泡沫很大,2017年对文玩行业经营者来说,也许仍处在“冬季”,“商家需要改变陈旧的经营思路,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宽供需渠道。”
经济转型中你和我:挑战与机遇并存
近期不少市民的微信、微博频频被网购或理财账单刷屏。晒账单,似乎已不再是简单的互联网狂欢,数据背后更反映出一个人、一个群体的消费状况和理财观念,甚至生活状态。有一个观点认为,透过支付宝账单可以看出90后经济学,与父母辈不同,他们更愿意选择透支的方式来超前消费,这正是一种消费升级的转型。
经济发展是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活动过程。从几位劳动者的收支状况,去感知所处行业过去一年的经历与变化,尽管只是管中窥豹。有人为了家庭幸福生活而辛勤奔波、有人直面行业下滑而考虑做出转变、还有的行业竞争关系增加进而影响到从业者的工作状态……在经济转型的时刻,每个领域内的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或许前路布满荆棘,还会碰到很多困难,但期待奋斗中的你仍然坚信: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