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墨香染春领风骚——2016年宝鸡文坛亮点回眸

2017-02-22 22:35  宝鸡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麻雪

雄鸡唱春歌陈仓,春花绽放满城香!站在鸡年新春的门槛里,回首2016年,宝鸡文坛光芒闪烁、独领风骚!本文将以“关键词”的形式盘点2016年宝鸡文坛的诸多亮点——

关键词:获奖

唱一曲乡愁挽歌捧一颗“冰心”映玉

唐代诗人王昌龄有一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市著名报人作家吕向阳在其散文集《神态度》中,也同样捧出了一颗“冰心”。与王昌龄所不同的是,这颗“冰心”包含的纯洁的情操,有着对故乡的深情吟唱。这是作家厚积薄发铸就的一曲民俗“正气歌”、呕心沥血熏染的一曲“乡愁曲”,以此献给西府亲友们,

比之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再合适不过!

正因为此,这部《神态度》在2016年6月喜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成为宝鸡第一部获此殊荣的散文集。当然,这个奖项,是因现代著名作家冰心而设立。但是,这里不妨“一语双关”地理解为,也因吕向阳先生对故乡的一颗“冰心”。同时获得此奖的,还有我市在外工作的青年作家扶小风的《湋川笔记》,也是一部缱绻摩挲故土大地的力作。这部《神态度》在2016年“花开两枝”,在9月份又喜获由中国散文网、陕西散文学会和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丝路散文奖”。

喜讯频传,去年初,吕向阳的散文《窑洞》获2015年度全国报纸副刊评选一等奖,年末其散文《涝池》因立意高远、描述生动、思想深邃,又摘得2015年度陕西新闻奖三等奖。

年末宝鸡文坛收获颇丰,第二届丝绸之路“六年西凤杯”青年散文大赛揭晓,我市出现了“青年散文三剑客”:胡宝林凭借《万物生长》荣膺银奖第一名,赵洁的《最后一座麦草垛》和闫瑾的《拐窑和窑窑》分获铜奖、优秀奖。这三篇文章均有念亲、思乡的“乡愁”味道。尤其是《万物生长》,讲述了生机盎然的春季,儿子对于逐渐老去的母亲的复杂情感,行文优美,笔法时而跳脱,时而沉重,余韵悠长,是胡宝林在出版了“乡愁文集”《此生此地》后又一单篇力作。

还有,白麟荣获《安徽文学》2014-2016年度全国实力诗人奖称号;张静的散文《风儿往西吹》荣获第三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单篇作品奖;王宝存获第25届“东丽杯”全国鲁藜诗歌奖优秀奖;梁亚军荣获《中国诗歌网》首届端午诗会全国诗歌大赛三等奖;季纯《消失的事物》获省职工作协主办的陕西省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大赛散文类一等奖。

2016年,还有一项宝鸡本土举办的影响力颇大的颁奖活动,在5月市职工作协组织召开的“宝鸡文学网第二届年度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苏微凉、魏娜、惠

雨、萧萧、牛心山、张银萍、吴岱宝、赵玲萍分获年度诗歌、散文、小说、中华诗词、评论等各文学门类优秀作品奖。

关键词:读书

古城签售《老关中》

洛阳纸贵说西府

西晋都城洛阳,文人墨客们因为要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争相购买纸张,一时间,洛阳的纸供不应求,出现“洛阳纸贵”的奇观。后世以此喻文学作品为世所重,流传甚广。

2016年9月,在古都西安,再次上演了一幕“洛阳纸贵”的盛况。所不同的是,这次洛阳纸贵说的不是“三都”,而正是关中和西府之风俗、之民情。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八届中国西部文博会宝鸡展位上,著名散文作家吕向阳携其7月份才火热出炉的散文集《老关中》,著名诗人白麟带其曾获陕西柳青文学奖的诗集《慢下来》等进行展示签售。

《老关中》近20万字,由西安出版社出版,是作家继散文集《神态度》之后的第二部“大民俗写作”新成果。作家以其

独特的“吕氏春秋”的笔法,将关中

的涝池、窑洞、厦房、门楼、戏楼、祠

堂、油坊、磨坊等乡村风土人情

一一展现,以阡陌乡村寻古

觅今的18篇风物史志记

录乡愁、回望历史,为乡

野风物开展文学“申

遗”、替民间文化进

行精神“存档”。

这部书装帧

精美、全

彩 印刷,除收录近百张精美彩图外,还附录了文坛名家周明、王宗仁、吴克敬、耿翔及青年学者马平川、章学锋等人的解读文论,是一部值得珍藏的关中乡土文化大书。

短短两个小时的签售,《老关中》就引爆了民俗风的热潮。

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围过来,翻看着《老关中》,感慨万端,与作家的文笔一起跨越时光,回顾曾经的地域文化情怀;年轻读者翻阅着《老关中》,说书里的故事,小时候都听奶奶讲过,现在读起来觉得很亲切;更有参演的模特们,不仅买了书、请作家签了名,还一定要和作家们合张影,让他们成了宝鸡展馆最耀眼的“明星”。

2016年,还有几项与读书相关的大型活动,让书香满陈仓:4月,市职工作协与宝鸡日报社小记者团、市特教学校联合举办“第21个世界读书日”宝鸡知名作家进特教学校暨宝鸡日报社小记者团爱心牵手活动,作家们给市特教学校的孩子们送书,并和百名师生共同聆听了青年诗人梁亚军的创作经历;6月,市职工作协与宝鸡万邦图书城、

宝鸡聚丰集团联合举办了“万卷图书送全城——宝鸡首届文化派书公益活动”,在启动仪式上,不到一个小时,向各界人士赠书300册。

关键词:出版

金台观下品新书

文学60载凝结晶

2016年宝鸡文坛在新书出版方面有两大集体事件:一个是在春天,熏风醉人、万物生发,金台观下,文味浓;再一个是春末夏初,花谢果露、绿荫渐浓,文学60载,凝结晶——

3月,金台区文联联合区委宣传部、市国学会举办了第三辑《“金台观”作家丛书》首发式暨繁荣基层文学创作座谈会。丛书由文汇出版社出版、李巨怀主编,全套9册,包括李巨怀的策划文案集《信言集》,唐炳科的散文集《流光碎影》,侯林荣的散文集《一路浅唱》,孙虎林的散文集《青春祭》,张根龙的科幻小说《天殇》,胡宝林的散文集《此生此地》,季纯的散文集《一个人的舞蹈》,刘源的散文集《雁荡云漠》以及七月椰子的诗歌集《跳跃的苹果》。省市文艺名家高建群、王海、李凤杰、韩霁虹、黄建国、吕向阳、霍忠义与丛书作者等4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祝贺丛书出版。

4月末,由市文联、市作家协会编撰,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宝鸡文学60年》丛书举行了首发仪式。该丛书分为诗歌卷、小说卷、散文卷3册,收录了宝鸡及宝鸡籍和曾在宝鸡工作过的百余位作家、诗人500多篇(首)作品,全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宝鸡文学创作各个阶段和各个时期的成绩与现状,既是对宝鸡文学创作里程碑式的生动回顾,也是对宝鸡文学发展的最新检阅,颇具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2016年出版的新书还有,史凤梅的诗集《请许我

半城月光》、盛飞鹤的少年幻想小说《魔镜里飞出一个我》、张天福的长篇小说《双女峰》、赵林祥的散文集《人生的第一个青苹果》、王云奎的散文集《数字的情感逻辑》、白立的诗集《诗歌的普及》、陈云峰的诗集《一座城》等。

关键词:发表

关中祠堂现“光明”众多文友涉“延河”

2016年4月,《光明日报》副刊“作品”版头条隆重推出吕向阳的长篇散文《关中祠堂》,此文是作家“老关中”系列

大散文中的代表性作品。吕向阳以独到的眼光、巨大的勇气,用笔尖挑开笼罩在被当作封建象征的祠堂之上的层层蛛网,抖落沉积其上的厚厚尘土,重新审视祠堂的价值和意义,思考它对当下乡村治理的启迪。作品对祠堂的“寻根”,其实也是对民间文化、民间精神的重新发现,从而促进人格的建构和灵魂的重铸。

花开两枝并蒂莲。继《光明日报》之后,9月份出版的第9期《延河》杂志在其大型文论栏目《问道延河》中,以《一曲献给关中大地及文化的朴素的生命颂歌》为主题,隆重推出众名家论“吕向阳散文现象”的文学评论专辑。此次集中刊发王宗仁、周明、吴克敬、穆涛、王若冰、常智奇、章学峰、马平川、孙新峰、权雅宁、赵太国、宋天泉12位著名作家、学者、评论家对吕向阳《神态度》《老关中》的文论,实属罕见,也由此标示出了吕向阳乡愁散文在三秦乃至全国文坛的新高度。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河》杂志执行主编阎安,更是在说起这次《延河》以如此规模对一个作家进行关注时认为:从整体来看,吕向阳的散文对新乡土写作和现代性乡愁进行了一次重新打开。

此外,《延河》在2016年推出一些专号,我市不少作家的作品入选其中。包括:伊梅的作品入选《延河》纪念陈忠实专号;伊梅、梁亚军的作品入选《延河》儿童文学专号;梁亚军、卢文娟、陈朴的作品入选《延河》“陕西80后作家作品专号”。梁亚军、苏微凉、王保强、庄波、陈朴还入选了《陕西诗歌》“陕西80后诗人作品专号”。另有宁可的短篇小说《左右》被第7期《中华文学选刊》选载。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对重返“江湖”的朱百强可谓是个丰收年,他继续讲述着新农村系列故事,不但在省内的《延河》《延安文学》《渭水》等刊物上发表了10多篇小说、散文,还一口气杀出潼关,在著名作家刘庆

邦创办的《阳光》杂志上发表了小说。

关键词:入选

入中作协延文脉百人百优佼佼者

宝鸡是“作家之乡”,岐山更是“作家大县”。能够如此夸赞,绝对凭实力说话!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便是对作

家创作综合成绩的最大肯定。2016年,我市还有不少作家加入中国作协、入选省级资助计划等:

7月,我市作家吕向阳、白麟、宁可3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至此我市的中国作协会员达到15位。在这些作家中,岐山籍的占到了半壁江山,而此次加入中作协的吕向阳、宁可是岐山人,白麟祖籍也算是岐山,可谓再次延续了周文化的文脉。

还有,作家白麟、秋子红、郑金侠、盛飞鹤,剧作家李志鹏、张秋里、秦锐、曹豫龙、朱维9人光荣入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的陕西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宁可、孙新峰、李喜林、范怀智、梁亚军、张格娟6人成功入选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作协主办的陕西省百名优秀中青年作家艺术家资助计划。入选“百人”和“百优”计划的这15人,各个独具风采,本身在宝鸡文坛也是佼佼者。

关键词:活动

高层论坛群贤聚 采风研讨诗会忙

2016年我市有不少采风、研讨和诗会等文学活动,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

陕西文学高层论坛在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文学研究所隆重举办,来自西安、咸阳、商洛、甘肃的嘉宾与我市作家、评论家、学者共50余人欢聚一堂,研讨陕西文学发展态势,畅谈当代文学创新,本次论坛高论频现、高潮迭起;西安晚报文化部组织的青年散文大赛采风团来到宝鸡,来自全省的青年散文家一起在凤翔、岐山等地采风,探访周秦文明和西凤酒的源头,并参加了由西安晚报文化部和宝鸡日报副刊部联合举办的以乡愁为主题的首届散文论坛,重点研讨了宝鸡吕向阳、扶小风、胡宝林3人的乡土乡愁散文创作;市总工会、市文明办、市文广局、宝鸡日报社主办了“第二届宝鸡端午诗会”,共吸引来自全国6个省区市100多人参赛,并在市广电大厦演播厅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暨获奖诗歌朗诵会;市职工作协和宝鸡北首岭遗址博物馆共同举办了“北首岭诗会”及朗诵颁奖晚会,活动结束后出版了《北首岭诗文集》;市职工作协与凤县作协举办了“春到柳园”文学采风活动,大家一起畅谈创作体会、增进文学友谊。

宁可的工业题材小说在我省广受关注,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文学研究所曾为其举办了“宁可小说研讨会”,席忍学、孙新峰、程华、田子爽、阿探、李喜林、李莹等10余位知名批评家、作家,在会上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和争鸣。《延河》杂志2016年第3期《问道延河》以专辑形式刊发了《生活后花园的探秘之旅——“宁可小说研讨会”纪要》。

近年来,我市文学创作在网络文学和儿童文学领域成绩可圈可点,一些作家也因此受到关注。例如,李国瑞、季纯、赵亚玲参加了由省作协主办的全省首次网络文学创作研讨会;盛飞鹤、张格娟、伊梅、刘瑞参加了由省作协主办的陕西儿童文学创作培训班。

岁末年首,市职工作协、市朗诵艺术学会主办了“2017年宝鸡新春诗会暨市职工作协年会”,以此纪念中国新诗诞生百年,5大篇章、39首诗作的精彩朗诵,堪称宝鸡的“诗歌春晚”。由此,完成了2016年宝鸡文学的收官之作,也开启了2017年雄鸡唱晓的又一场文学胜景……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提示:很多西安人还不知道 春节虽然过完了西安仍禁止放炮

    2017-02-22 21:44阅读

    【汉中】宁强在保护与传承中弘扬羌文化

    2017-02-22 16:08阅读

    【商洛】商南多措并举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2017-02-22 10:30阅读

    西安市第五保育院喜获 2016年西安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目标管理综合考评优秀单位、 “陕西省青年文明号”称号

    2017-02-21 18:02阅读

    商洛市食药监管局开展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2017-02-21 17:24阅读

    上海、天津专家来支招 西安浐灞着力落实自贸区建设

    2017-02-20 23:21阅读

    商洛市城管监察支队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

    2017-02-20 23:1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