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诗情画意醉春风 ◎段序培
众所周知,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一千多年前,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用他们的生花妙笔,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壮丽河山,生动传神地描摹了出来,为后人留下了众多写景状物、寄情咏怀的千古绝唱。
翻开唐诗集,你会发现,几乎每位诗人的笔都曾在春天停留过,他们的诗笺上都写过“春”这个透着绿意和活力的字眼。春风、春雨、春花、春光、春色,无不入诗,这些春天的景物,理所当然成为诗人咏唱的对象。有的直接把“春”放在诗题之中,让人读之即感之;有的写春却不着春字,言春却不露春意,给人以含蓄之美。唐诗中的春天,把这个美好的季节渲染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画中有诗,诗韵含春。
唐诗中有许多描写春天的佳句,吟诵它们,你会发现,春天是那样的美好,处处充满诗意。贺知章咏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柳吐绿,春风习习,充满动感。孟浩然那首《春晓》更是妇孺皆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雨是北方春天的珍贵馈赠,杜甫诗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人们沐着春雨去感知春天。
欣赏春天,珍惜春光,品赏春色,沐浴春风,感知人性,感受浮生,感叹世事……让我们跟着王维吟咏“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感受春鸟的灵动;读着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品味暮春的意趣。
可以说,只有我们难以言表的感慨,没有唐诗不曾着笔的咏叹;只有我们不知道的唐诗,没有唐诗不能抒写的绝句。早春之美,让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初春暖阳的照耀下,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北归的燕子,浓郁的芳香,都在展现着明媚的大好春光,描绘着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展露着诗人面对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情景的欢悦情怀。韩愈《早春》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述的也是早春细雨飘飞、草绿点点的景致。可见,唐诗中的春天都是美丽而迷人的。
今日宝鸡的春天,在人民公园飘拂的柳丝里,在渭河两岸的葱茏绿植中,在炎帝园欢快的歌唱中,而那饱含青春气象的诗歌中,更蕴含着诗意的春天。“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白居易如是说。春已来临,迎春、赏春、感春、叹春的人们,带上家人、带上朋友,快去春天里畅游吧。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