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咸阳】小山村的华丽转变

2017-02-28 10:05  咸阳日报  字号:T|T

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泾阳县龙源村发展纪事

一面一万五千亩的黄土旱坡,一个人带领村民十八年的坚守耕耘,把荒芜变成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这是曾经的龙源村,这是华丽转身后的龙泉公社这是泾阳县龙源村(龙泉公社)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词。

龙源村处在渭北旱腰带上,如何让旱腰带变成绿水青山,实现产业大发展,让群众富起来,龙源村的人始终在寻找方向。

全力唱响乡村旅游在泾阳,形成东有茯茶镇,南有乐华城,西有郑国渠,北有龙泉公社,东西横贯、南北相连的全域旅游格局。县上提出了旅游大发展思想。

于是,近年来,龙源村依托关中民俗文化、公社文化打造乡村旅游,打赢了精准脱贫攻坚战。

定方向 让发展有目标

从2007年开始,龙源村支部书记刘炜就带领村民,依托天然的地理地貌,拓荒开山,植树绿化,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龙泉公社乡村旅游品牌。

龙源村是国务院授予的水土保持项目园区,公社始终以流域治理为主线,依托安吴红色旅游,建设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公社占地面积15000亩,全部为流域治理后的面积,其中人工生态林8000余亩,经济林6000余亩。

水土保持治理,让过去的不毛沟岭变成了如今的绿水青山,加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2015年公社依托生态资源及人文民俗景观大力推进和发展乡村旅游业,围绕关中民俗餐饮文化建成文化展示区、温泉养生区、生态家园区、休闲娱乐区、时令杂果采摘区、原生态养殖区、生态花卉展示区等七大板块。目前,成功开发了民俗美食街、跑马场、高空滑索、旱滑、户外拓展等20多个项目,让公社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理思路 让乡村旅游适应新常态

发展就要适应新常态,班子明确认识到今后公社要走的路子。在更名为龙泉公社后,班子在公社层面上提出了以精准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揽公社建设全局的指导思想。

公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和汲取省内外先期发展的一些典型做法取他之长,弥己之短。同时,邀请专家来园区,考察论证,指导规划。在充分调查研究、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公社理出了依托地理优势,营造红色氛围,开展扶贫帮困,主打绿色品牌,扭住流域治理,拓展服务范围的发展新常态,勾勒出了公社的预期前景。

在理清思路以后,公社投资30多万元,更换了门牌门匾,增布了红色宣化画,建立了公社广播站,刷写制作了360多条标语、画栏等,全力营造公社的红色氛围。同时,公社立足区位优势,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打造中心城市后花园,为周边的西安、咸阳、铜川等大中城市的市民提供高档次的旅游度假园区,实现乡村游向度假游转变,达到群众增收。

多种经营模式 让群众脱贫公社华丽转身

在发展中,公社探索出了商户入驻经营、房屋出租、农家乐经营、合作社经营和外围服务收入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实现脱贫。

目前,共入驻创业商户298户,其中龙源村村民占近三分之一,全村就业800多人,周边村子受益人数近3000人。对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公社免费提供商铺,提供资金,支持个人创业。对没有经营能力的贫困群众,安排他们做保洁员、打杂工、果园除草等,每人每月发2000元工资。

在此基础上,公社通过园区多项功能释放,带动了周边的餐饮、服务、加工、物流、电子商务等一大批阳光产业,仅房屋出租一项,每年可增加周边村庄群众收入100多万元。据统计,公社的发展带动村子人均年增收6000多元,2016年确定的120名贫困户全部脱贫。

这里放飞巴黎公社的梦想,传承人民公社的公平,积淀中华文化的灵魂,搭建共同富裕的平台。华丽转身的龙源村变得更富、更美。本报记者 刘计划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今年将建6个游客集散中心 3处自驾车露营地

    2017-02-28 09:15阅读

    【宝鸡】沐浴阳光更精彩

    2017-02-27 18:16阅读

    学习《王老师和小毅的故事》 西安旅游职专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2017-02-27 13:00阅读

    【铜川】印台区精准发力加快实施脱贫攻坚“八个一批”

    2017-02-26 10:10阅读

    去年宝鸡市生产安全事故降五成

    2017-02-24 18:29阅读

    【安康】石泉组建两大医疗集团

    2017-02-24 10:16阅读

    【宝鸡】市区川陕路改造工程开工 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2017-02-23 18:1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