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藏着石窟和壁画的孙家村 ■ 本报记者 王星

2017-03-10 22:23  宝鸡日报  字号:T|T

骑红马打妖怪取经师徒墙上画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位于陈仓区香泉镇的孙家村,恬淡自然、清静安谧。这里前有河,后有山,村中的屋舍呈放射状,分散在村子的四方。

进村不久后,一座古朴的建筑映入眼帘,抬眼上看——蛟龙寺。这座寺庙坐北朝南,由前后两进院落组成,外墙的石砖被水泥腻子打磨平整,有翻新的痕迹,但墙上的窗、门却是老物件,雕花精致细腻,村里人习惯称它“爷爷庙”。

蛟龙寺分前后两殿,前殿敬的是关公,后堂拜的是观音。这两殿之间有一通新建的石碑,从碑文上看,讲的是:蛟龙寺始建于唐末的两河交汇处,清道光年间迁于此地,后遭匪患,寺庙被毁严重,十余殿仅剩两殿……

听村 里的老人讲,蛟龙寺里观音殿是古建,山墙上有壁画。推开木门, 走进大殿左右望去,一幅幅保存完好的壁画出 现在 眼前 :形如哑铃的金箍

棒、带有长矛的九齿钉耙、苗条版的猪八戒、白骨精裹着小脚、孙悟空不驾云却骑马……这观音殿的西墙上赫然画着《西游记》的故事,不过这壁画上刻画的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和影视剧中的很是不同,甚至有些动漫人物的影子:孙悟空秃头,大嘴巴,穿着红衣,骑着大马;沙和尚体型矮小,怒目圆睁,看似性格很暴躁;猪八戒猪头人身,身形清瘦,打起妖怪来,动作矫健;唐僧面相圆润,表情平和;化身为村妇的白骨精被吊在树上,竟然还长着“三寸金莲”……而人物的坐骑也很特别,孙悟空和猪八戒都坐着红枣马打妖怪,妖怪们则骑着麒麟、大白象等稀奇动物与师徒四人对战。

64岁的村民孙根孝说:“听老人们讲过,这殿里的壁画是清代贾村塬匠人画的。你看这香案上,还有一个刻着‘嘉庆二十三年四日虔心铸……’的铜磬”。细细看去,山墙上除了居中的《西游记》壁画外,上方还绘有观音救八难的故事,下方是十八罗汉图,这壁画虽略显斑驳,但保存完好,色彩艳丽、形象传神。

据陈仓区香泉镇文化站站长袁喜林介绍,上世纪70年代,蛟龙寺曾作为村庄的学校使用,山墙上的精美壁画被一块黑板挡住了,因此才得以完好保存下来。他认为,从壁画的绘画风格和人物形象上分析,疑为清代晚期作品。

六座窟七尊佛北魏石窟崖上刻

距蛟龙寺不远处,有一片山崖。山崖下有一条干涸河道的痕迹,听村民讲,这里原是条小河,水虽不深,但很清澈。

山崖位于孙家村一组,在山崖上有两组石窟,每组三窑,坐北朝南,窟口略呈长方形。关于这些石窟,孙家村党支部书记白行君说,相传石窟是北魏时期鲜卑人建造,距今1500多年。

话说北魏时期,大量修造石窟并不奇怪。北魏是我国佛教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为维护北魏政权,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地位,北魏朝廷把教化大众的任务交给了佛教僧侣,使佛教作为国家宗教而出现。

石窟在山崖的半腰处,经过艰难前行,我们来到了一组石窟旁。只见这组石窟风化严重,只有由西向东的第二座石窟内有七尊佛像,窟内正面一尊佛像为坐佛,高约2米,剩余六尊石佛为站姿,高约1.8米,其余两窟内没有任何遗存。而在由西向东的第四至第六座石窟内,我们看到有少数散落的石砖和瓦片,并在一座窟内发现了一个直径约1米的石柱底座。52岁的村民孙林生讲,古时,山崖旁曾有河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断崖上仍有前往两组石窟的窄道,后来部分石窟内的佛像被毁。

细观孙家村的石窟,可能受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侵蚀较为严重。在一座石窟的一角,还有些类似颜料的痕迹。据了解,石窟是指在崖壁上开凿的寺院建筑,多为洞窟形式,并在其内绘画或雕塑图像。难道这是壁画遗存?村里的老人们说,这个窟的壁内是有些画,但已经被雨水腐蚀了。

其实,每一处石窟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对于孙家村山崖上的石窟,宝鸡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辛怡华表示,这处石窟风化较为严重,但根据窟内的造像风格和雕刻技术,初步推断其建造年代在北魏时期。如今,北魏时期的石窟在宝鸡地区尚不多见,该石窟为研究本地的

石刻艺术以及宗教信仰提供了资料。

村里为什么会有石窟存在?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李强认为,现在的香泉镇北魏时为南由县,属武功郡。以孙家村石窟的规模和艺术工艺来看,很有可能是当时的地方行政长官捐资修造的,但这只是他的一种推测。

青石碑上马石一代贤后故

事传

之所以说石窟是北魏鲜卑人修造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村里人相信,孙家村是长孙皇后的出生地,而长孙皇后一家均是鲜卑族后裔。

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名不见载,相传为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8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13岁嫁与唐太宗李世民,先后诞下三子四女,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薨,谥号“文德皇后”,李世民誉之为“嘉偶”“良佐”,曾筑楼望陵怀念。上元元年 (公元674年 ),唐高宗李治又给他的母亲长孙皇后上尊号为“文德顺圣皇后”。

在孙家村西南角的橡树林里,有一块书有“长孙皇后父母之墓”的石碑。据考证,此处是长孙皇后家族世代墓地,位于村后簸箕形的风水宝地,大约十余亩,墓区长满密不透风的古橡树,气势非常雄伟。而在蛟龙寺前,则有一块长宽约1米的方石,据说这是长孙皇后回家省亲上轿时所用的上马石。

虽史料中记载,长孙皇后是河南洛阳人,但孙家村人仍对她生于此地深信不疑。村民讲,西山的车辙村,据传是长孙皇后途经此地时,马车留下了车辙印,才有了“车辙”的名字,而香泉镇也是因长孙皇后在此沐浴而得名。

既然是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我们也不必过于较真。或者可以想象,在隋末那个民不聊生的年代,长孙皇后一家作为鲜卑族后裔,是不是曾经在孙家村生活过,或者是为了某种原因,曾前往香泉镇省亲?

其实,除了这座神秘墓冢,孙家村里还有一处孙家老宅,也颇引人关注。据说它是清代在外做官的孙氏大人告老还乡后,在此修造的宅院。如今,老宅仅剩下一排老房,和三块书有“功崇惟志”“耕读家风”“业广惟勤”的木匾额,在静静地讲述关于这个家族的兴衰过往。

谈到村中的众多遗存,白行君说:“这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和历史文物,我们一定要保护好。”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安康】旬阳:一季度市场主体注册增速过百

    2017-03-10 18:07阅读

    【延安】薛占海:全力加快推进南泥湾景区开发

    2017-03-10 14:11阅读

    【商洛】全市农村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召开

    2017-03-10 10:29阅读

    【安康】陈俊哲深入兴安路片区检查指导创建工作

    2017-03-09 16:11阅读

    西安电视问政开考“低保” 望真正成为困难群众“及时雨”

    2017-03-09 09:47阅读

    市二保:感恩你我她 浓情在“三八”

    2017-03-08 13:03阅读

    宝鸡市第 13届建材家居展销节盛大开幕

    2017-03-07 20: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