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临渭区蔺店镇土茅房改新厕所变了乡风近了亲情
本报记者牛纲
“土坑加上两块砖,苍蝇蚊子身边转”。土围墙或矮砖墙圈起来的露天旱厕,臭气熏天,尤其到了夏天,苍蝇和蚊子到处飞舞——这曾是蔺店镇不少“土茅房”的真实写照。如厕环境差,影响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影响着美丽乡村建设。如今,这一顽疾在蔺店镇蒲阳村得到改善。很多群众家里的厕所彻底变了样———“土茅房”改成了卫生间。
茅房改厕前一户熏三家
3月13日,记者走进蔺店镇蒲阳村,放眼望去,村民们都在忙碌着:有的做农活、有的打扫卫生、有的三五成群在门前“谝”,阵阵欢声笑语时不时飘入耳中。当问到卫生厕所时,村民们均争先恐后地说着卫生厕所的好。
“新厕所就是好,没蝇子了,也不臭了,家里来客人都觉得有面子,连娃娶媳妇都容易了。”
“自从家里有了新厕所,孩子们现在也经常带孙子回来了。”
“刚改过来还没咋习惯呢……”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笑着说。
走在蒲阳村的村道上,以前街道上、家门口乱堆乱砌的“连茅圈”、露天旱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小菜园、小花池和新栽的树木,厕所都搬进了自家院子里。征得同意,记者走进了几户村民家的卫生间,洁静纯白的瓷砖或水泥墙、蹲便器……双瓮漏斗式厕所和具有完整上下水道系统及污水处理设施的水冲式厕所,个个干净卫生,无蝇无味。
“改厕所前,每家每户的门前或后院都有土茅房,到了夏天,一进村里就能闻见冲天的臭味。一家茅房的臭味能传到三家,更不要说苍蝇蚊子满天飞的光景了。粘蝇纸、电拍蝇器打不过来也粘不完。”村民李文亭说。
“我们村改厕工作在进展中也存在难度,面对改厕工作量大、技术高、时间紧等问题,临渭区爱卫办快速建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爱卫工作的副职领导为副组长,农办等部门全力配合的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村里建立了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了对改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村主任周文科告诉记者。
在改厕工作中,临渭区爱卫办实行领导干部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包联责任制,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好落实,为改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改了“新厕所”拉近祖孙情
“我家的厕所是双瓮漏斗式的。改厕后,街上、屋内没了臭味、没了蝇蛆,比以前的土茅房卫生,看着也舒心呢,儿媳妇带着孙子愿意回家了。”现在提起改厕,蒲阳村村委会副主任于益民神情飞扬。可当初,作为村干部的他对厕所改不改却是“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土茅房”虽脏点,但不影响生活。自从弄清了儿媳妇和孙子不愿回家的原因,于益民在土茅房里“蹲”不住了。
“有一天,老于跑到村委会,一见我就说要改厕。我还纳闷,他平时没见这么有觉悟嘛,这火急火燎的是咋了?一问才知道,老于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生子,目前在城里上班,很少回家,老于两口子想见孙子,打电话给儿媳妇,儿媳妇今天说工作忙,明天说有事,就是不回来。后来老两口通过儿子才知道儿媳妇之所以不回家,就是因为家里厕所太臭太脏。现在听村里人说国家要给咱们村建厕所,立马跑到村委会来报名,改了厕所后不脏、不臭了,儿媳妇也经常带着孙子回来了。”村主任周文科笑着说。
从“要我改”到“我要改”
从最初的“要我改”到后来的“我要改”,许多村民的思想转变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
“我和老伴,就是改厕过程中思想转变的典型例子。几十年来,在农村蹲茅房并不是一件多么享受的事情,但却是一种习惯。农村人图的就是一个方便。原来村里的树底下、墙角角都是村民方便的地方,这一点在改厕后大家逐渐认识到这真是不文明的陋习。”于益民说,“一开始,我觉得都习惯了几十年了,现在改是胡折腾,但看到村里好多人开始把茅房推到,建了新厕所,我就有些蹲不住了。到几个相好的家里去一看,改了确实好!我和老伴一商量,下定决心,改!原来我家的茅房在后院,但是臭味大、蚊蝇多,天一热,人吃不下去饭,现在我家的厕所和厨房是对门儿,两步的路,可环境却是翻天覆地的改变,臭味和蚊蝇都没有了。”记者走进于益民家的新厕所,确实干净整洁,没有异味。
“村民对改厕所的意义,从一开始就认识不足。以前吧,上茅房方便,上完拿掀铲土一盖就完了,谁都不愿意去改厕所,嫌麻烦,怕花钱。我们班子多次商议后认为,只有村干部先带头改!干部改了,村民看了,觉得好了,大家就会跟你走。这不,现在全村都改了。”村主任周文科说。
近年来,农村改厕工作在我市临渭区蔺店镇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临渭区爱卫办的精心指导和镇村领导干部的配合下,蔺店镇的农村卫生改厕工作紧扣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点,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精心施工,科学管理,农村改厕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截至2016年底,全镇16个行政村11867户,共实施农村卫生改厕7300户,卫生改厕率达到61.5%。5个行政村完成了整村改造。
此项工作得到了上级组织的高度肯定。2016年11月,全省农村卫生改厕现场会在临渭区召开。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