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转变观念也要提升技能 韩强娃
“跳出农门”曾是无数农村人的梦想,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人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城里人,过去看上去很难的事,在今天已经十分容易。的确,户籍制度改革后,从户口簿上没了城里人与农村人之分。同时,从上至下政策的倡导与扶持,使得“跳出农门”更易。这里,笔者要建议的是,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有关方面需加快进城人员的相关培训,使之与城市生产生活相适应。
观念的转变与文明素质的提升,是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前提。家虽然是搬进了城市,但要转变为城里人还有较长的一段路程。笔者了解到,进城人员以初中毕业者居多,文化程度本身不高,加之过去很长时间在农村生活,故而进城后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还停留在以前的生活之中,这就需要转变。这里先说笔者遇到的一件事,在某个进城小区,一大堆人坐在院子里“晒暖暖”,其中不乏青年人,问之为啥这么闲?答“活不好找,即使找到了,还要受人管!”说得理直气壮。另一件事是一物业工作人员告诉笔者的,小区有一住户特别“好客”,夜里十一二点了,家里还说笑声不断,楼下反映到物业,他们与这家住户沟通了好几次,住户依然我行我素……农民城镇化的真正内涵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转变,更是其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质量、社会参与等方面与城市融为一体。故而,镇、街及社区等组织,可通过市民学校以及举办各类活动等形式,加强对新市民的教育,引导他们改变观念和生活方式,早日成为真正的市民。
加强技能再培训,让新市民有一技立身。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要想在城市生存,必须要有立身的技能。这方面,我市实施了免费培训工程,一大批进城务工人员受到培训。同时,近些年我市城市人口的提升与产业聚集、工业带动分不开。这些受过培训的进城务工人员成了产业工人,也成了新市民。下一步,我市城市人口不仅过半,还要上60%,这就需要围绕我市的产业布局,特别是发展空间很大的第三产业,有针对性地搞好培训。有技在身,方能不再过分依赖土地;有技在身,产业发展方能后继有人。目前,我市工业发展已独树一帜,旅游业已经异军突起,宝鸡美食也叫响全国……这些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去从事、去推动,同时拉动城市人口的进一步增长。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