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大山里唱响扶贫曲——记宝鸡市脱贫攻坚帮扶干部标兵、宝鸡市国税局干部白亮

2017-03-29 18:32  宝鸡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胡宝林

阳春三月,大山里的陇县东风镇胡家庄村,崖畔一丛丛桃花蓬勃盛开。宽展的水泥路从沟底延伸上山梁,村委会旁的公园内,村民在体育器械上锻炼。大场院,搬到新居的“三无户”在聊天。头批搬到山外移民安置点的村民已经在新房内生活,二期住宅楼已经竣工,很快就可入住。在大山里沉寂多年的胡家庄,春天从来没有这样生机盎然,从来没有这样充满希望。

这是省国税系统扶贫工作队和宝鸡市国税局驻村帮扶干部白亮倾心倾力攻坚帮扶带来的巨大变化。

聚力建阵地提振精气神

2014年5月,宝鸡市国税局委派白亮参加省国税局扶贫工作队,前往陇县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尽管心里有所准备,但当白亮第一次踏进胡家庄时,眼前的一幕还是令他吃惊:攒簇在山梁沟峁的是建设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土坯房,有些村民住的还是窑洞。全村272户1017口人,贫困群众130户526人,占到一半,还有35户困难群众居住在一处市级滑坡点附近。坐落在山梁上的村委会,院内荒草齐腰深,围墙破烂、大门倾斜,房子墙皮脱落、玻璃破碎,一片衰败景象。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作为驻村干部,同时又是一名党员,强烈的使命感督促着白亮,他和工作队决心以实际行动说话,建阵地,强班子,提振发展信心,凝聚人心。

白亮和工作队多次主动向省、市局领导及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支持。2014年至2015年,筹资10余万元维修村委会房屋,硬化活动场地,增加党员活动室两个,使村委会面貌焕然一新。结合村委会修缮,新建图书阅览室,购买各类书籍近万册,向群众开放借阅学习。新建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定期开展文化科技知识培训,带领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又筹资20多万元,新建花园式休闲广场,农民休闲锻炼有了好去处。村里的变化,让群众眼前一亮。

在动员群众的关键时刻,2015年底,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永利带领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来到胡家庄村,为村里脱贫商定对策并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将价值3万余元的羽绒服等慰问品送到全村102名学生手中,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家庭进行冬季果树管护。志愿者的一言一行感动了村民,他们看到国税局扶贫的决心和力量,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信心大增。

白亮和工作队结合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2015年村两委会换届选举,使村级班子素质整体得到提升,村干部在经济发展上做群众的主心骨、领路人的信心大增。群众高兴地说:“扶贫干部有思路、有办法,村组干部能实干,咱们脱贫有希望,生活有奔头了。”

修建致富路搬迁拔穷根

胡家庄村7个自然村的村民还走的是泥土路,一下雨雪,物资运不进,农产品运不出。要脱贫,交通瓶颈必须打破!

村民居住分散,修水泥路谈何容易。白亮和工作队的同志,多方奔走,争取世界银行项目资金35万元,采取项目实施招投标、劳动力本村解决等办法,于2015年5月完成了1.3公里通组水泥道路建设及二组塘坝加固扩建工程。2016年10月,争取到通村“最后一公里”项目资金10余万元,建设村庄水泥路面0.6公里。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20万元,为村里安装太阳能路灯46盏,亮化村庄道路3.2公里。“白天走水泥路宽宽展展,晚上路灯亮亮堂堂,享这样的福气,原先,胡家庄人想都不敢想!”村民高兴地说。水泥路把村民的心与党和政府紧紧连在一起,路灯也照亮了村民的心。

胡家庄村住在滑坡点附近的35户困难群众的安危,让白亮忧心牵挂。2014年底,白亮和工作队的同志对全村群众居住环境进行摸底调查,率先实施全村“三无户”集中建屋安置工程。2015年汛期前,11户居住在滑坡点的“三无户”全部搬迁,免费入住新房。紧接着,在地理条件好的上凉泉村协调土地6亩,实施滑坡点剩余24户98人移民搬迁安置工程。2015年秋季,第一栋六层安置楼全面竣工,购房群众均已喜迁新居。安置36户171人的第二期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楼房现已全面封顶。

今年3月17日,记者来到“三无户”安置点,见到了67岁的胡三才老汉。他说,以前,遇到下雨就担心滑坡,现在,住在这里很满意。在山外公路边的移民搬迁安置点,村民胡全善热情地将记者迎进家门,三室两厅的房子,窗明几净。胡全善原先住的地方是滑坡点,不得已在山外公路边租住了五年,光房租就花去了1万元。2015年,一期工程建成后,18万元的房子,经过政府补贴,他只掏了13万多元,就住了进来。谈起现在的生活,胡全善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在建设项目实施中,工作队协调建设方吸纳本村贫困家庭劳力参与施工,两年增加本村群众劳务收入30多万元。

大力兴产业发展蓄后劲

产业是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长远支撑,也是白亮和工作队扶贫工作的重心。

村里2010年栽植的千亩苹果树、千亩核桃树由于缺乏技术,粗放管理,经济效益差。2015年10月,白亮和工作队申请省扶贫办专用项目资金40万元,硬化了通往果园的1.6公里生产道路。今年,又计划申请专项资金,投资80余万元实施果园水肥一体化滴灌项目。工程实施后,将有效解决苹果、核桃产量低、果质差的窘况。

胡家庄村地处浅山丘陵,蜜源植物丰富。2016年初,通过省局支持和扶贫项目配套,扶贫工作队整合资金60万元,购置优质中华蜂450箱,采取贫困户领养、合作社托管、收入分红模式,对贫困户进行覆盖式扶贫。2016年秋季投资近13万元,建设中华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核心蜂场一座。

同时,发展育种小麦500亩,引导烤烟种植户上规模,引导群众种植党参等药材经济类作物,形成发展多轮驱动、致富多渠道增收的良好态势。“产业发展初见成效,2016年底,全村80户建档贫困户,已有38户脱贫。我们要努力提早实现整村脱贫目标,向小康村迈进!”白亮信心满怀。

驻村近三年,白亮和扶贫工作队共争取各类直接投资资金280多万元,扶贫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了乡亲们的好评。白亮在省扶贫办、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组织的2016年全省驻村联户扶贫工作考核中获优秀等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宝鸡市脱贫攻坚帮扶干部标兵。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工商局围绕九个方面展开大检查大排查

    2017-03-29 17:18阅读

    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理科第二党支部召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当好为民服务‘五星级服务员’组织生活会

    2017-03-29 11:02阅读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安康人工饲料养蚕示范基地揭牌

    2017-03-28 18:08阅读

    4月底西安绕城高速将可刷手机缴费

    2017-03-28 10:20阅读

    【咸阳】礼泉“三驾马车”助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2017-03-27 12:21阅读

    安康市全面深化河长制宣传活动启动

    2017-03-25 20:00阅读

    汉中玉:逐步做强的文化产业

    2017-03-24 12: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