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鼓励收藏的下一步应是开放鉴定 巨 侃
民间收藏事业发展这么多年,我们应该看到,收藏群体的主流是由一群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一定的个体素质和一定的专业素养的人组成。
他们的个体收藏行为实际上是对官方收藏的一种有益补充。他们凭借“自学成才”练就的眼力和这项工作所赋予他们的旺盛精力,从废品站里淘出古旧字画,从将要拆除的老房上抢救下老门老窗,他们收购、修补农人已不再珍惜的瓦罐陶瓷,让这些东西在他们手里重新熠熠生辉;他们不惜出重金“截留”将要流失到外地的本土文物,为的只是某一天能建座属于自己的博物馆,让这个城市因为有它存在而更有味道。
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民间收藏成为一种职业并赖此为生的现实背景下,相关鉴定服务体制暂时性缺位,缺位滋生了造假的温床。《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虽然对文物行业发展做出了很好的顶层设计,但并非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
宝鸡很多业内人士建议,鼓励合法收藏的下一步应是开放鉴定机制。民间目前是有一些鉴定机构,但是公信力方面比起官方机构要差很多,未来应该建立一种机制,让专业机构开放一部分民间收藏鉴定的服务职能,让市场更加活跃。而且,现在网络发展比较快,很多年轻藏家喜欢通过微信等平台实现小物件的交易,他们也盼着网上交易保障措施能进一步完善。
既然“牧羊人”不再是官方一个,不妨教大家更好地使用“牧羊鞭”。我们期待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能够参与建立一个民间文物收藏、交易的平台,凡来到这个平台上鉴定、交易的文物,就具有了信用度,百姓也能放心。同时,国家相关机构还能对民间收藏情况进行摸底,使尽可能多的文物流传有据可查,进而培育民间更多的专家和收藏者,将文物的文化价值延展开来,实现文物、文化的共享共传。
《规划》的印发,对当下的收藏市场来说,或许是场久盼的春雨,借此机遇,希望民间文物收藏能看到一个美好的春天,让收藏人在春天里更自信,让我们的文化更富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