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汉中】如何唤醒沉睡”的借书证

2017-04-14 12:15  汉中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 曹娜

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是陕南区域内最大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2014年6月,陕西理工大学与市政府签订了“图书馆共建共享协议”,面向市民开放,实现校地资源共享。本是推动“全民阅读”的好举措,但从实际操作中看,却未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图书馆面向社会读者办理借书证7500余张,经常借阅使用的600余张,占比不到一成。借书证为何“沉睡”,如何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记者进行了采访。

数字化冲击?过程繁琐?不方便?

“图书馆包括寒暑假在内,全年开放,十县一区的市民都可办理借书证。”4月10日,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宋老师告诉记者,图书馆目前拥有纸质馆藏220余万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全文电子期刊8千余种,中外文数据库18个,涵盖了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技术标准、专利、多媒体等文献类型。书籍种类均衡,可以满足市民的多种需求。从实际来看,市民前来借阅的书籍以小说、心理学、文学类作品居多。

“借书证的活力不足,与当今数字化阅读的冲击有一定关系。”记者采访了几名已经办理借书证却没使用过的读者。某文化工作者朱女士表示,“如果能够下载电子书到手机上,当然也就不会再跑过来借书。当初办这张借书证,是为了查阅资料帮助自己撰写论文。随着电子资源开放下载,我坐在电脑前动动手指,就能找到需要的内容,也就放弃了借阅书籍的机会。”

相对复杂的借书流程,也是一些读者不太愿意借书的原因。“图书馆藏书多,占地很广。想借书,首先要检索图书的编号和所在位置,然后再专门去相应的图书室寻找,还是要费一些精力的。”市民李女士说,“为了一本书,有时候要走几趟,上下楼跑来跑去,还挺累的。”

“借书证使用率低,我个人看来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一部分读者选择在我们学校的社会阅览室里读书学习,就不再需要将书借走,办借书证只是为了进出图书馆门禁时方便;其次,学校的位置有点远,不在市中心,对市民来说借阅还是不太方便。”宋老师说。

激发阅读热情良方何在

“借书证使用率较低,我个人认为根本原因还是人们缺乏阅读热情。虽然‘全民阅读’连续多年被国家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但从实际来看,我们年平均读书数量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市新华书店党委书记王利刚表示,激发阅读热情,单靠政府的呼吁作用有限,还需要全社会共同配合。

“单纯靠一些活动、宣传,是不能把人们吸引到阅读中来的。这些年人们的思维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看手机的机率远远高于看书,碎片化阅读成了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我国是有阅读的优良传统的,‘凿壁借光’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重视,国家倡导政府引导,全市阅读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激发市民的阅读热情。”王利刚说,首先应该把读书的氛围再营造的更浓厚一些。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电视、媒体、网络、线上线下都可以,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就显得没有那么必要;其次,应该多出一些好书、精品书。如今图书市场看似繁花似锦、琳琅满目,但近年来新出版的各类图书,能够传世的精品之作越来越少。让市民爱上阅读,首先得让人有书可读;第三,相关单位如书店、图书馆,应该对自身进行提档升级,创造更好的条件吸引市民来读书。打破传统的展销、借阅方式,给读者创造更方便、舒适的购书、阅读环境,这是我们从业者的义务和责任;最后,要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书籍文章,不能再把爱读书的人塑造成穷酸文人、书呆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形象,宣扬“读书无用论”,丑化读书人。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现今有人说“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建设书香汉中,需要让阅读无处不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工匠(工匠之星)评审工作完成

    2017-04-14 11:31阅读

    【铜川】全省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电视电话会召开 李志强在铜川分会场参加

    2017-04-14 08:16阅读

    西安市2017年春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前准备工作就绪

    2017-04-13 17:00阅读

    西安市安排部署“铁腕治霾·保卫蓝天”督查考核问责工作

    2017-04-13 10:56阅读

    【安康】“熊孩子”头卡铁栏 民警拍马赶到

    2017-04-12 16:06阅读

    西安整治二手房经纪机构 3种方式可查“黑中介”

    2017-04-12 11:03阅读

    西安民校小升初“摇号”暂无细则 专家:或摇号+面测

    2017-04-11 22:3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