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访汉中日报社副总编辑全军
本报记者张丽萍
上世纪60年代初,凤县脱离汉中,划归宝鸡。对于这个地处秦岭深处的县城,作为汉中人的全军,充满着好奇——它到底是属西北还是算西南?那里的人们喜吃米还是爱吃面?说的话偏西南方言还是秦陇官话?这次,借着“走进秦岭花谷,发现红色凤县”大型主题活动,他说自己终于有机会认真领略,一探究竟。
全军说,汉中和宝鸡山水相连、栈道相通。古代人们为了翻越秦岭,开拓了不少道路,其中主要有嘉陵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和丹灞道,这五条古道是连接关中到陇蜀的主要通道。人们熟知的嘉陵道,又叫陈仓道,直至今日,陈仓道交通依 然十分频繁,为宝鸡和汉中两市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方便。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虽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题、精神和魂魄,但红色基因永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密码”,永远流淌在共产党人的血脉里。“两当兵变”的爆发,为西北地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也留下了瑰丽的一页。作为一名文化人、一名党报人、一名共产党人,传承红色基因,既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又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更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军说,宝鸡和汉中应该毫不犹豫地扛起时代赋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接力传续,让红色基因生生不息,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此次宝鸡日报社携手凤县县委、县政府组织的这次主题活动意义非凡。汉中和宝鸡共同拥有嘉陵江水、秦岭山脉、宝成铁路和宝汉公路,这些“符号”使得两座城市一脉相承,大家应该借此机会,加强沟通合作,共促两地文化交融。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