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一号发射成功 箭船“大脑”全是西安造(4)
西安为“快递小哥”“配手机”
天舟一号这次“太空送货”,不仅头顶有卫星“牵引”,自己还有“特制手机”,以保证可以时刻与地面上的“亲人”联络。
当天舟一号成功发射后,安装在飞船上的中继终端将在第一时间开机,建立星间链路,科研人员将以这个天基测控体制为主,对天舟一号实施在轨飞行控制,实现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远程驾驶”。天舟一号中继终端以及4颗中继卫星的载荷产品全部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西安分院研制。该院载人航天任务指挥陈岚介绍,他们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提供了3条以天基为主的中继链路,减少了对陆基和海基测控的依赖。
另外,五院西安分院为天舟一号研制的应答机天线网络通过提供唯一的通信与测控信号传输通道,为这位“太空快递小哥”与地面搭建联络专线,它的功能就相当于“小哥”的“手机”。
同时,为保证天舟一号信号传输清晰,在应答机天线网络中,五院西安分院还使用了新研制的介质滤波器,当信号通过的时候,可以将多余的谐杂波过滤掉,提升了信号传输的质量。就如在手机通话中,将多余的干扰声音过滤掉,只保留通话的声音。记者 马虎振
西工大科学项目随“天舟一号”升空
此次发射的天舟一号所搭载的4个科学实验项目中,其中一项“微重力对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研究”是基于空间生命科学的研究,由西北工业大学牵头,将探索在太空环境下人体骨质流失的秘密。
负责该研究项目的商澎教授是国防科工委“空间生物实验模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他介绍,航天员的骨质流失一直是航天员健康需要优先考虑、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微重力状态下,由于骨骼系统失去了原本在地球表面的外部力学刺激,成骨作用降低,破骨作用增强,骨骼系统重建平衡被打破——商教授形容该过程为“骨重建的跷跷板失衡模型”,导致骨钙流失、血钙和尿钙升高,增加了血管硬化、泌尿系统结石,以及骨折的风险。
据介绍,商澎教授团队拥有国内唯一、国际领先的抗磁悬浮技术平台。依托该平台,他们发现了磁场在人体健康维护方面的巨大潜力,继而在骨骼相关疾病的治疗上取得突破,以期解决骨质疏松、骨肿瘤的治疗等问题。记者 任娇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