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坚持精准发力 增强“绣花”能力
脱贫攻坚,把握精准是要义,全过程都要精准。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都要拿出绣花功夫,增强绣花能力,因人、因户、因村施策,不断提高工作实效。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必须采取更精准的措施,像绣花一样,针针精细,线线密织,让每一朵花都饱满起来、生动起来、强壮起来,让每一家贫困户脸上的笑容都像花儿一样灿烂!
首先要做到精准识别。识贫必须下细功夫、深功夫、实功夫,把底数摸清弄准,扣好第一粒扣子,真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建档立卡数据要经常清洗,实现动态调整,把已经稳定脱贫的人标注出去,把遗落的人纳入进来,及时查漏补缺、完善数据库,一家一家过,阳光公示,让村民来评议,确保全面识别、精准识别。
其次要做到精准施策。扶贫措施必须对路,真正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扶贫措施是否有效,核心是能否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贫困户,有不同的扶法;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采取不同措施,必须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无论是发展特色产业脱贫、组织劳务输出脱贫、资产收益脱贫、易地搬迁脱贫,还是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低保兜底脱贫、社会公益脱贫等,施策关键是管用,让群众心里服气、满意。
第三要做到精准脱贫、完全脱贫。脱贫必须达标,真正解决好如何退的问题。脱贫结果应逐个查明脱贫户是怎么认定的,贫困群众收入是如何确定的,是否存在将低保金算在贫困群众收入的问题。全环节落实公示制度,贫困群众名单、各项扶贫政策、资金使用明细、移民搬迁情况等,都要一一向群众交出明白账,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决不能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确保脱贫质量实实在在、明明白白。
坚持精准发力,增强绣花能力,还要不断完善考核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敢于较真碰硬。坚决反对脱贫计划脱离实际随意提前,坚决克服急功近利、形式主义,决不允许搞花拳绣腿,决不容忍摆花架子,扶真贫、真扶贫,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以常态化督查巡查,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要严肃问责。脱贫攻坚,要的是精准发力,精细妥帖,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靶子要准,力度要足,工作要可持续,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本报评论员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