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安康实践
安康新闻网西安讯(记者 艾蓓)4月26日上午,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组织举办的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奋力追赶超越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安康专场发布会在西安举行。市委书记郭青出席发布会并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安康实践为题,介绍了安康在实现追赶超越方面以生态经济激活后发优势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并回答记者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俊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廖良成出席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陕西日报》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等40余家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
十二五时期,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2015年五项重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第一;2016年生产总值增长11.3%,六项重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我市生产总值增长11.2%,分别高于全省、全国3.1、4.3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五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
发布会上,郭青介绍,安康作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川陕革命老区,以保护生态为主要取向的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和以加快发展为主要取向的特困地区、革命老区相互叠加,如何破解这一两难问题?对此,安康人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让城乡因环境而美,让群众因生态而富的生态循环经济之路,绘就了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人民逐渐富裕、生态更加美丽的安康样本。
如何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安康实践,郭青说,以生态产业为核心,着力构建循环产业体系。我市始终把循环产业体系作为绿色发展的命脉,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综合利用山、水、人基本要素,促进经济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同步发展,推进富硒产业、生态旅游、涉水产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跃上新台阶。同时,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构建一心两廊三区发展格局,着力提升中心城市旅游承载体验和服务集散功能,打造汉江百里画廊和秦巴千里绿道,开发秦岭之心森林游、巴山之巅草甸游、凤凰仙境康养游特色体验区,努力将安康建设成为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和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
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强力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郭青说,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安康发展的最大本钱,把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作为发挥安康生态优势的基础工程来抓。十二五期间累计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企业300多家,直接减少工业产值300亿元。完成造林绿化326万亩,汉江水质稳定保持国家Ⅱ类标准。2016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一,空气优良天数达301天。安康还推进汉江水质保护十大专项行动和治污防霾保卫蓝天计划,围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尾矿库环境安全风险防控、两厂(场)运营监管和河长制落实等方面存在的环境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督查,以法治的手段、以刚性的约束做好环境监管工作,2016年实施环保追责89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的科级以上干部34人。
绿色是安康的一张名片,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为发展优势?郭青说,以生态布局为统筹,聚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创新区域生态功能管理机制,实行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空间利用效率的要求落到实处。创新发展飞地经济,按照全域安康理念,打破县区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项目引导等合作机制,引导限制开发、空间不足的县把重大项目向月河川道集中,形成了限制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安康将以生态福祉为追求,全力补齐全面小康短板。把生态文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把美丽和富裕连结起来,加快补齐脱贫攻坚工作短板,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十二五减少贫困人口42.33万人,2016年减少贫困人口13.67万人。通过实行移民搬迁进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综合承载方式,把搬迁群众转化为产业工人,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安康将党建精准指导与就业式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和市场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郭青介绍,探索形成了支部+X(园区、景区、社区工厂、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贫困户模式,2016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此外,通过移民搬迁斩穷根。十二五以来,安康全市已搬迁安置18.8万户71万人,其中搬迁贫困户8.4万户27.8万人,是六年来搬迁贫困户最多的一年。以政治生态为绿色崛起保驾护航。相继出台了《安康市国家公职人员为政不为行为问责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等,从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的、最不满意的地方入手,对为政不为行为问责125件139人。
郭青最后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安康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诚挚邀请大家多到安康、宣传安康、支持安康。
郭青、赵俊民、廖良成还就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国际在线、香港商报等媒体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现场回答。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