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老疙瘩村铁匠:力气下到绝活练到

2017-05-04 18:30  宝鸡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张琼

以前农业器械不发达,铁匠是十里八乡颇受欢迎的“把式”,斧头、锄头、镰刀等工具,哪一样离得了铁匠的手?

凤翔县陈村镇老疙瘩村是一个铁匠聚集的村子,这里生产的“铁货”常出现在当地农贸集市上,有的甚至远销甘肃等地。村民回忆,过去村里家家都有一个打铁火炉子,到处是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上世纪90年代后,村民开始从城里买铁料,转而从事铁制品加工,如今村里只剩六七个铁匠还在打铁。加工铁制品也需要下苦力,不轻省。

在铁匠张有昌家中,我们看到了铁马勺的制作过程,从城里买来上好铁皮后,张有昌将铁皮裁剪成圆形,置于圆形凹槽的铁架上,用铁锤沿凹槽一下下用力捶打铁皮,直把铁皮捶打成一个光滑美观的马勺。接着,张有昌挑出一小块铁皮,将其两边一卷,钉在马勺上做成马勺把儿。物件虽小,但要下的力气一点也不小,一个马勺卖8元钱,打一天马勺,震得张有昌手掌虎口发麻,汗水也淌到了马勺里。

铁匠张金续则从事铁炕门的制作,铁锤不停地捶打,让炕门平展美观。在炕门旁,一个废弃的打铁火炉显示着烧火打铁已成历史。

制作炕门、马勺、锄头这些小东西,下的是大力气,赚的是小钱,年轻人已不愿干这老行当了。铁匠虽然没落了,但没有消失,因为西府人还需要炕门、马勺等生活服务的小“铁货”,铁匠的劳动仍有价值。西府铁匠的劳动观念很朴素,那就是做一个老实、诚恳的劳动者,因为每一把力气、每一滴汗水,都会有回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安康】汉阴公布首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

    2017-05-04 16:08阅读

    【汉中】市政协调研汉中玉产业发展

    2017-05-04 12:09阅读

    西安公共自行车拟实行市场调节价 与共享单车同竞争

    2017-05-04 09:04阅读

    【延安】新区为民服务大厅60余件失物等"主人"认领

    2017-05-03 16:07阅读

    【安康】岚皋:五一小长假美景美食醉游人

    2017-05-02 20:03阅读

    【汉中】河道保洁员:一江清水需要大家共同保护

    2017-05-02 12:26阅读

    【安康】媒体关注:“中国媒体关爱留守儿童行动” 在路上

    2017-05-01 22: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