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汉中】从“深山无人知”到“相识满天下”

2017-05-19 12:28  汉中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 杨建平 李荷 黄韦华 通讯员 王伟

略阳,全市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县份。全县20.1万人中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达13128户42253人,占农村人口的30%。

究其原因,贫在没有产业支撑,困在没有产业推动。并非略阳人不想干,也并非缺乏特色产业。矛盾的焦点在于,坐拥优势资源却“藏在深山无人识”,分散发展的模式也让山里宝贵资源难以“变现”。

这种尴尬情况,如今有了喜人变化。去年以来,一种新的扶贫方式在略阳县悄然兴起。当传统农业产业牵手“互联网+”,许多人的观念和境遇也被逐渐改变。一方面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通过“电商”搭上了“互联网快车”,对接上广阔的市场,再也不愁山货难卖。另一方面,电商的介入也为农民进入市场带来宝贵的机会,使他们的市场意识和自我造血的功能得到显著增强。

5月16日至17日,本报记者来到略阳,走进大山深处对该县的“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进行了实地探访。

从“试水”到“戏水”

抓一人带一户 连一片

56岁的接官亭镇黄家沟村贫困农民钱永祥怎么也没想到,做了一辈子握锄把的泥腿子,老来却成了“网红”,当上当地土蜂蜜的代言人。

对于这个新称号,钱永祥至今还搞不清状况。但自从他手拿蜂帽收蜂采蜜的照片上了网,自家产的土蜂蜜就变成了抢手货,不等收获就早早被网友预定。

钱永祥代言的是当地一家销售略阳土特产的淘宝店铺,开店的是村里的一对年轻夫妻。去年5月,钱鸿梅从当地一家企业辞职,抱着“试水”的心态,成功通过县上农村淘宝合伙人的招募,成为全县42个农村淘宝服务站的“掌柜”之一。

作为陕南第一家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农村淘宝项目的县区,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是当地政府的“大盘算”,精明的钱鸿梅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与其他村淘点不同,钱鸿梅的村淘站不仅能帮当地群众代买网上农资,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网店,将山货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

“网络销售省时省力,价钱还高。”钱鸿梅说,网络销售除了“卖产品”,最重要的是“卖名声”。在网店里放上钱永祥现场采蜜的照片更容易赢得用户的信任,有不少网友就是通过电商平台看到照片,才成为回头客的。

从“试水”到“戏水”,钱永祥和钱鸿梅的命运都因网络而悄然改转。在略阳其他镇村,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微信平台向外源源不断销售本地杜仲、天麻、土蜂蜜等农特产品。

通过电商销售平台及农村淘宝服务站,该县正逐步实现“抓一人、带一户、连一片”。去年全县4.49万贫困人口累计销售农产品3000多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近700元。

从吃“苦头”到尝“甜头”

电商+合作社+农户

说到农村电商带头人,该县硖口驿镇的袁国强在略阳算得上是第一人。早在2014年,袁国强就牵头成立了全市首个网上商城,专营略阳及周边农副土特产品。

但袁国强的起步并不顺利。作为网上商城的主营产品,略阳乌鸡是响当当的“招牌货”,但由于缺乏系统包装和打造,却常被网友嫌弃,为此,他吃足了苦头。被这个问题困扰的还有外地客商。陕北子洲商人白成福在西安经营连锁超市,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白成福对营养价值颇高的略阳乌鸡产生了兴趣,将其引入自家超市,但也是因为产品粗放最终下架。

“并非产品质量有问题,而是缺少品牌意识”。白成福看到了问题,也看到商机。去年,白成福在略阳成立一家以略阳乌鸡深度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开发公司,与西安一所高校联合研发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略阳乌鸡系列产品,去年底正式拿到了全县首个略阳乌鸡“食品生产许可证”,为略阳乌鸡深加工破开了“坚冰”。

白成福向记者介绍:“企业将于今年6月正式投产,投产后月消化略阳乌鸡数量可达9600只,其‘略阳乌鸡香菇酱’等产品除传统渠道销售外,将重点与县电子商务协会合作通过电商平台向外销售。而企业的重心是略阳乌鸡的深加工和销售,养殖部分将主要交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贫困农户。”

同样吃过苦头,袁国强选择了另一条突破的路径。采取电商+农户的模式,目前,他的企业已陆续向硖口驿镇10个村126户贫困户免费发放乌鸡种苗3万余只。按照回购订单协议,农户将完全依照生态散养的模式,为他的网上商城提供源源不断的可供溯源的高品质略阳乌鸡。

“‘产’‘销’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两端,‘电商+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条能最大程度解决农村物流和信息对接问题,从根本上改变略阳县优质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助力群众精准脱贫。”县经贸局局长曹静轩如是说。

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

强网底育人才深融合

“渠道问题的解决只是第一步,电商扶贫的功夫都在身外”。王志国是县电商办的负责人,对于略阳农村电商发展的重点,他认为既要培育“一枝独秀”的电商企业,还必须有“春色满园”电商环境。

就在5月13日,略阳县第二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开班。与以往不同,此次培训的重点就是电子商务运行和农产品网上销售。在王志国看来,推动“互联网+产业扶贫”,实现春色满园的电商扶贫环境,首先要“铺好底网”。而建强网底的关键就是农村信息网络的覆盖和贫困农户信息技术的培训。

而这一项目也并非空中楼台。去年,略阳县成功申报商务部、财政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资金1500万元。这些资金已陆续投入全县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培养、村级服务站建设、物流配送等“网底”建设。

接官亭镇林口村农民张崇军最早专注在淘宝网店上销售当地的蜂蜜,如今他的生意已经做到了线下。今年3月,他与临近的麻柳铺村“绿山园”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签订了长期协议,由他向合作社提供250箱种蜂,合作社繁殖量达到400箱后统一回购种蜂和蜂蜜。回购后的蜂群除为其他农户提供种蜂外,将重点生产其网店的热销产品“巢蜜”。

合作社的背后是麻柳铺村54户在册贫困户。除9户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自行散养外,其余45户缺乏劳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将“抱团”,由村委会落实专人管理,定期为贫困户分工。

党支部书记叶秀芳是村里积极推进电商发展的牵头人。他告诉记者,自己看中与电商的合作,一方面是解决村里无发展能力贫困农户的长期增收问题,另一方面就是看到电商在解决群众卖难方面存在的巨大优势。

目前,通过公开招标,该县电子商务协会正积极与本地龙头电子商务企业构建合作关系,聘请百味网公司作为第三方运营商建设淘宝网“特色中国.略阳馆”。同时充分利用二维码及互联网视频监控手段,引进浙江甲骨文科技集团作为第三方防伪溯源服务商,对全县农特产品进行溯源认证建立溯源体系,略阳农村电商发展已出现多元多平台推动的局面。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Bubble保健】关爱特殊群体 播撒爱的阳光

    2017-05-19 11:00阅读

    【铜川】耀州区农村电子商务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

    2017-05-19 08:20阅读

    【安康】“安康富硒茶”惊艳2017中国国际茶博会

    2017-05-18 16:06阅读

    西安市与中国通号座谈交流会及签约仪式举行

    2017-05-18 10:36阅读

    省教育厅专家组赴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专项评估

    2017-05-17 17:00阅读

    【商洛】平台支撑 市场运作 商洛市成功孵化出首家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企业

    2017-05-17 10:30阅读

    【安康】5.5万元!汉阴重奖卫计工作“有功人”

    2017-05-16 18:1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