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深化“放管服” 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10月31日,西安市政府发布《西安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西安市将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片区建设为契机,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环境、投资建设环境、区域融资环境、企业经营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园区营商环境,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全市营商环境和竞争力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水平。
根据《方案》,西安市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凡是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未明确禁止的,一律允许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凡是已向外资开放或承诺开放的领域,一律向民间资本开放;凡是影响民间资本公平进入和竞争的各种障碍,一律予以清除。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民生工程、新型城镇化等领域。同时,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着力解决“入市容易退市难”问题。
对所有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按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实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大幅缩减审批时间。建立重大项目审批全程代办制度,实行“一站受理、全程代办、服务到底”。建筑业企业除缴纳依法依规设立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外,其他保证金一律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收费项目坚决清理取缔,实行清单之外无收费。凡收费标准有上下限设置的,原则上按下限标准收取。
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深入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扯皮证明、无谓证明”。凡未纳入清单范围的,一律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
同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将随机抽查结果纳入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体系,构建大市场监管格局,实现“一个平台管信用”“一份表格管检查”“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支队伍管执法”的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建设阳光服务型政府,当好服务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店小二”。(记者 肖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