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西安农村环境整治挂图作战(3)
做法
全面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西安重点从“五个三”入手
记者从全市农村环境整治作战指挥部办公室获悉,从2018年开始,西安市将以镇街政府驻地建成区和行政村为主要对象,全面以“五个三”(实现三个治,美化三个口,整治三个面,布好三个点,打造三条线)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让全市农村生态环境全面改善、村容镇貌得到改观、特色发展不断彰显、乡风民风更加文明,使更多的镇村成为人们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
将“烟头革命”“厕所革命”向农村延伸,重点解决垃圾乱倒乱放、厕所脏臭、卫生死角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环境顽症。提升配套农村公厕,推行“所长制”管理模式。
重点治理“三乱”问题:一是治乱占道。确保道路畅通、街巷整洁、经营规范。二是治乱搭建。坚决遏制未批先建、农田建房等违法行为。三是治乱拉线。解决乱接乱牵、乱拉乱挂的“空中蜘蛛网”现象。
重点解决出村道路和村内道路尚未硬化、破损严重、路面过窄等问题,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充分运用牌楼、石碑、雕塑小品以及建设小型公园、绿化广场等提升镇村形象。所有镇街和“美丽村庄”必须有门户景观。杜绝家门口乱堆、乱搭、乱拉、乱扔等现象,营造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重要节点的交叉口要进行细部景观设计,并落地实施、提升颜值。
对不符合村庄规划的农村住宅和临时建筑,逐步进行整治、清理,使村庄布局合理、整齐、有序。使建筑立面统一、整洁、美观,做到亮丽大方,与环境有机协调。动员群众对现有住房进行改造,建设一批西安民居示范点。
鼓励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拣,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工作。将城镇周边的村庄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体系,保障农村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结合文化礼堂建设,绘制文化墙报,设置雕塑小品,体现文化内涵,塑造村庄特色。
使环山路成为展示西安形象的风景线。采用绿化、景观建筑对河堤部位进行改造,打造滨水景观带。把交通沿线建成风景走廊、村庄建成特色景点、农家庭院建成精致小品。(赵辉)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