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成圈地“特色” 多为“袁家村”模式复制
高举“特色小镇”的旗号,以“城市运营商”的姿态大肆拿地建设,结果却状况百出;刚落地却找不到立足的土地,先用“特色小镇”来“声东击西”……自国家提倡创建特色小镇的两年多以来,陕西在建和计划申报的特色小镇已经近80个,在飞速发展时期,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业内人士猜测,特色小镇在西安目前土地市场状况下,更多的是为了降低拿地成本,获得更好的立足空间……
今年房企围绕“特色小镇+产业地产”转型
近日,在美丽国土·新兴地产发展高峰论坛暨年会上,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乔润令谈及特色小镇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时称:“目前,特色小镇出现的的主要问题有,空心化,没有产业;特色小镇走向房地产化;地方政府过度借债搞特色小镇。”
对于西安的特色小镇发展,在文化旅游方面发展得非常快,但是记者调查发现,真正意义上和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要求上相吻合的特色小镇并不多,几乎是“袁家村”模式的复制,民俗餐饮街“风起云涌”,大部分项目以文化旅游所支撑。但是从去年年中开始,创建的35个特色小镇大部分都有自己的产业主题。西安秦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朱林认为,这些小镇某种形式和特质上,带有比较明显的江浙的痕迹,陕西的特色不够鲜明。有些小镇是假大空,有的是千城一面,有的是生搬硬套,国家今年在这方面将出台一些政策,对特色小镇进行调整和验收,所以2018年有可能会出现特色小镇调整年。
西安本土开发商已经开始涉足特色小镇建设,天地源的西安国际时尚小镇项目、天朗的长安大学城梦想小镇等项目,都已开始跳出原有模式,在科创、时尚、民俗上大做文章;外埠企业将在未来打造的特色小镇有:恒大的文化旅游小镇、保利的咸阳丝路之源小镇、中南的健康小镇、融创中国控股的生态旅游度假小镇和创客小镇、绿城的全运村项目等。
开发商纷纷追逐特色小镇建设,而实际上又依旧遵循着圈地盖楼、物业租售的老套路,不仅毫无“特色”可言,而且又变成了新一轮的房地产热。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牛凤瑞称:“不赞成特色小镇大跃进新高潮。特色小镇建设可以以房地产建设作为先导,但是不等同于房地产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