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搭建立体丝路 打造内陆开放新格局
2月7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消息,《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出炉,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西安正式成为我国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收到这样一份“大礼包”,西安也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用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为“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贡献西安力量和西安智慧。
开拓国际通道
丰富国际多式联运
看着地图做生意,沿着新丝路走出去。在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可以看到西安小伙元朝辉在这里建设了一个面积3万多平方米、有1075个独立档口的集产品展示、仓储为一体的“丝路城电商卖场”,并且增加了仓储、包装、投递的配套服务,以此带动陕货“走出去”。元朝辉的眼前是一张张激增的订单,订单的背后是西安经济在新丝路上的强势反弹。
2017年,我市国际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陆海空”三级物流大通道不断拓宽,“长安号”中欧班列再添布达佩斯、科沃拉等新线路,“海外仓”数量继续上升,常态化开行往返青岛港的“五定班列”和西安港-广州港的特需班列,粮食口岸、肉类口岸投入运营,整车口岸获批,综合保税区二期顺利通过验收,为2018年开行1000列中欧班列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13年连接西安与哈萨克斯坦城市阿拉木图的“幸福快车”——“长安号”中亚国际货运班列(西安-阿拉木图)开通,西安正式拉开了“向西开放”的大幕。在随后的几年里,西安先后开通了西安到哈萨克斯坦、汉堡、华沙、莫斯科、布达佩斯等5条国际铁路通道,实现了哈萨克斯坦、汉堡班列的“有来有往”,西安的外向型经济正沿着“长安号”的铁轨驶入了快车道。仅今年1月,“长安号”中欧、中亚班列已完成开行33列,约是去年同期开行量的8倍,实现了2018年首月的“开门红”,距离2018年全年开行1000列的“小目标”也越来越近。
作为西安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横跨亚欧的铁路运输大通道,一路向西飞驰的国际货运班列,已成为西安对外开放的标志性符号,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新使者和新名片。常态化开行往返青岛港的“五定班列”和西安港-广州港的特需班列,使得西安港与沿海其他港口实现了业务对接,被正式纳入国际贸易与运输体系,并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国际中转枢纽。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