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批阅奏章10多万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秦始皇(2)
勤奋皇帝 每天批阅奏章十多万字
记者:古往今来,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坊间传闻,秦始皇始终是一个暴虐、贪婪的帝王形象,“焚书坑儒”“大兴土木”等等劣迹罄竹难书。
段清波:秦始皇很冤,他是被故意抹黑“妖魔化”的。如果我们仔细阅读那些对秦始皇负面评价的论著,就能发现它们绝大多数出自汉初儒生之手,《史记》谈及汉初统治者应以秦亡为戒的事例有81处,而其中指责秦始皇暴行暴政的则高达67处。汉代学者之所如此强烈地指控秦始皇,并毫不留情地妖魔化,其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民心,为新兴政权争取“合法性”,同时,以亡秦为戒,来敦促当朝统治者励精图治。
另外,我们梳理古代文献就会发现,同秦始皇一样被妖魔化的还有夏桀、商纣王、周幽王、秦二世、曹操、隋炀帝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末世帝王,就连被后人所诟病的原因也大同小异,所犯的错误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事实上,以夏桀、商纣王为代表的末代之王都被符号化了,后人对他们的全盘否定,显然是出于后继王朝因为政治需要,从而通过有组织的舆论宣传以达到否定前朝、彰显现政权合法性的目的。
记者: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文字:“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说秦始皇专权独断,行政事务无论大事小事都亲自处理,是一个刚愎自用、专政擅权的暴君。真是这样吗?
段清波:恰恰相反,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的勤政来。衡就是秤,石是古代的一个重量单位,120斤为一石。“以衡石量书”,即每天秦始皇要批阅的奏章多达120斤。秦时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半斤,换算过来也多达60斤。那时候的公文一般都用木简或者竹简书写,60斤的文书,正常情况下可以书写十多万字。这可不是我们平常看小说,翻翻就看完了,每天阅读60斤奏章的工作量,再加上需要思考和批阅,这是异常辛苦的一件行政事务,但这只是他日理万机中的一部分而已。这种毅力和坚持,难道不能说明他的勤政吗?而这种勤政的程度,以后历代帝王罕有能达到的!
还有,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有五次全国性的巡行视察,巡游可不是什么好差事,虽然贵为帝国皇帝,也只能坐在木轮的马车上日复一日地长途跋涉,况且那个时候的道路状况谈不上令人舒适,即使有通往全国各地的直道、驰道,但肯定没有现在的高速公路、国道修得好,就更不要提那些没有修好的道路了。我们平常出门,坐汽车、火车几天就已经很疲惫不堪了,而秦始皇,即使是再舒服的木轮车,坐上几个月,一路颠簸,估计人也会累得做什么事的力气都没了!但是,秦始皇坚持了下来。
通过这两件事情,一个勤勉、鲜活的帝王形象出现在我的心中。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