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起车让人、文明养犬等纳入条例 不遵守者或将面临行政处罚(4)
市民表示“严重支持” 普遍反映小区养犬问题成顽疾
针对本条例的公布及施行,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五位市民,他们均表示赞成和支持,希望条例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从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约束,我非常赞同。”市民张先生说,不文明养犬、行人闯红灯,这些城市顽疾以往都只能通过道德约束,纳入法律后进行相应的处罚约束力会更强,尤其是将不文明行为者纳入信用系统,震慑力会更强。
“四个字,严重支持!”30岁的段先生是一名公交义务监督员,他说,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看见一些不文明现象,如公交乘客随地吐痰,在座位上跷二郎腿踢到他人,不给老人孩子让座、更有甚者会将口香糖吐在座位上。以往这些行为都是靠道德谴责,效果有限不说还往往引发争端,条例的施行将这些行为确定为公民义务,不得不遵守。
“好!应该管。”62岁的王女士带着4岁半的小孙子天天遛弯,得知条例即将施行,她拍手称快。她说,小区里不文明养犬行为很普遍,很多大狗都不栓绳,带孩子的人见了狗只能躲,物业和其他业主的声讨似乎效果有限,如果能用法律约束肯定会更好。
64岁的牛先生则提出,条例虽好,但处罚力度不够,记录曝光对于有单位的人具有约束力,但对于退休人员等无单位人员并不具有震慑力,而且可操作性不强,他觉得实时的处罚更加直接有效。
记者 赵瑞利 实习生 朱迪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