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酒店40年发展历程:老牌酒店大洗牌 新兴酒店挺进网红圈
作为干年帝都、历史名城,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西安城市整体招商引资持续旺盛。近年来境内外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很多国际品牌酒店也将目光投向这里,让西安的酒店市场再次升温。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西安酒店发展历程,老牌酒店大洗牌,高端酒店源源不断地注入西安,为市民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整个城市增添了新活力。
与外资“分手” 涉外老牌酒店风光不再
提起西安的老牌酒店,让老西安人引以为豪的非凯悦阿房宫酒店莫属了。西安凯悦阿房宫大酒店始建于1990年,距今已有28年的历史,酒店命名由来则是因为酒店最早聘请凯悦酒店的管理集团作为管理方。
不可否认,在凯悦管理酒店时期,酒店在当时红极一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妇和迄今为止唯一一次访问中国的明仁天皇当年来华,都下榻于此。为此,凯悦酒店的中餐厅还特设有天皇宴。在当年,如果能到凯悦酒店吃一顿自助餐,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心愿。然而,2011年7月1日因管理合同到期,酒店的东家港中旅从凯悦集团收回酒店,正式宣布和凯悦集团“分手”,改名为西安(阿房宫)维景国际大酒店,2017年11月15日酒店宣布停业。
1985年3月,盎然的春意漫过西安,一家由瑞士沙华集团管理的四星级酒店开门营业。从那时起,涉外、星级、中外合资就成为了当时人们口口相传的“热词”。
上世纪末,当外地游客问起西安最好的酒店在哪里时,西安人总是骄傲地说:“金花嘛。”可不,当年凭借着独特的造型和闪闪发光的玻璃幕墙耀眼夺目。不过,与大多数西安老牌星级酒店的命运相同,金花大酒店于2016年10月31日发出一份“重要通告”称:即日起,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不再管理西安金花大酒店。这家1985年就开始运营的高端酒店,在度过30余年后也受到了设施老化和城市变迁的影响,经历了管理方的变换。
纵观老牌酒店的发展轨迹,与外资管理方的分手,开启全新的管理模式,其根本原因是因为酒店在盈利不如意的情况下,仍要给外房管理层一大笔管理服务费,显得入不敷出。而现如今,走起了亲民的路线,当年的风光不再,大多的老牌星级酒店都走下神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