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金融与产业创新长安论坛在长安大学召开
(记者 王爽)5月9日,由中国公路学会、长安大学共同主办,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公路学会交通投融资分会承办,陕西省交通投资集团、上海溢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陕西省公路学会协办,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提供支持的中国交通金融与产业创新长安论坛在长安大学成功召开。据了解,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构建金融与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华夏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长安大学校长沙爱民,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总会计师冯利荣,陕西省交通投资集团董事长郭利平,陕西省铁路集团董事长、陕西省公路学会理事长乔怀玉,中国公路咨询公司顾问、中国公路学会交通投融资分会副理事长张德芬,中交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交通投融资分会秘书长程天成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会议。
此外,来自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单位、高速公路集团、交通投资公司、各类金融机构、交通行业科研院所等领导及投资、财务、会计部门负责人,中国公路学会交通投融资分会各理事单位代表、理事代表,长安大学校友会成员等参加了本次论坛,大会开幕式由刘文杰主持。
刘文杰认为,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直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创新以及政策、技术、资金、机制“四轮驱动”,一直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前期和保障。他表示,交通投融资的杠杆作用和体制创新在交通运输40年发展进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在中国强国的伟大进程中更好的利用资本的力量树立产业发展,不仅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也是长安论坛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长安大学校长沙爱民在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投融资改革紧紧抓住了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时代脉搏。由政府直接投资逐步转变为政府和市场的全面合作。在改革过程当中形成了一个由中央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和利用外资的投融资体制机制,走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范和中国风格的交通运输投融资改革之路。”
周伟在发言中就加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控,促进交通投融资健康稳定发展问题谈了几点认识与思考。他认为,资金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推动交通运输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要解决好资金的有效保障问题。当前交通运输新建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下降,债务规模不断增加,融资空间严重的受限,但是建设任务有增无减,完成建设目标和实现资金保障可持续性成了一个难解的扣。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要通过拓展渠道、统筹资源、转变方式,在努力实现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推动形成稳定持续的制度安排。
随后,“长安大学交通金融与产业创新基地”的启动仪式。由中国公路学会倡议的交通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被中国科协列入了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项目,正式获得了中国科协准生证。经过学会与中国银行的深入沟通,双方形成了共识,决定共同推进交通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是国内交通运输领域的首个金融创新实验室,它的定位是交通金融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项目的孵化,以促进交通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为己任,搭建金融与交通产业无缝衔接平台,促进金融更好的支持交通实体经济的发展。
启动仪式后,华夏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原所长郭小碚,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榕,中国路桥科技部研发中心教授级高工杨晓刚,四川交通投资集团海外事业部部长贺竹磬分别围绕“新形势下交通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我国运输需求发展趋势暨运输服务提升战略”“北斗交通运输产业化”“ 国内交通企业‘走出去’的实践经验与挑战”“交通企业海外投资案例分享”等主题,发布了主旨报告。
据悉,按照会议安排,在接下来的会议期内,将组织继续召开共享“一带一路”新机遇,搭建共同发展新平台、长安大学“校友回家”系列主题活动——新时代“行校企”合作发展论坛两场专题论坛,以及交通投融资业务专题交流会。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