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群体免疫是什么意思 英国群体免疫真的能战胜疫情吗(2)

2020-03-15 12:43  三联生活周刊  字号:T|T

疫苗与群体免疫

18世纪时,英国出了个名叫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的医生,发明了牛痘疫苗,彻底改变了人和病毒之间的关系。

疫苗本质上就是一种灭活(或者减活)的病毒,通过人为的方式让其迅速在人群当中扩散,使得这个群体内的大多数人都迅速获得了免疫力,从而摆脱了该病毒对于人类的“自然”选择作用。

那么,对于一个封闭社区来说,到底需要让多少人获得免疫力才能阻止该病毒的继续扩散呢?这就需要数学家来帮忙了。数学家们很快推导出了一个算法,只要知道了某种人类病毒的R0值,就可以计算出让它停止传播所需的最低免疫率。

群体免疫是什么意思 英国群体免疫真的能战胜疫情吗

通常情况下,一个病毒的R0值越高,所需的最低免疫率就越高。比如上文提到的麻疹,最低免疫率大约为95%,即只有当95%的人都已接种了疫苗之后,这个病才能被防住。

上面这个计算绝不仅仅是个数学游戏,它是有实际用途的。要知道,疫苗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的。对于那些刚出生的婴儿、免疫力低下的老弱病残,以及因为其他原因导致其无法获得抗体的人群(比如对疫苗过敏)来说,疫苗是起不到保护作用的。

既然如此,我们将如何保护这些人呢?答案就是“群体免疫”(Community Immunity)。这个概念本质上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个“最低免疫率”,它原本只是一个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概念,但当疫苗被广泛应用于抗击大规模传染病之后,这个概念获得了新生。

群体免疫有个更流行的英文名称,按字面翻译的话叫做“牛群免疫”(Herd Immunity)。最先发明这个词的人显然把人类和牲畜混为一谈了,两者对于流行病学研究来说也确实无甚分别。但是,这个概念后来的走红恰恰证明人类和牛群是不一样的,因为牛群不需要担心老弱病残,人类则正好相反。人道主义决定了我们不会主动放弃保护任何人,哪怕他是个没什么“遗传价值”的老弱病残。群体免疫就是保护这些人的唯一手段,它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做出一点点牺牲,以换取老弱病残们的安全。

就像前文所说的,疫苗是一种灭活(或者减活)的病毒,本质上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我们之所以称疫苗是个好东西,只是因为疫苗的好处远大于风险,并不是因为疫苗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比如,2000年以后全世界一共使用了超过100亿剂量的减活小儿麻痹症疫苗,算起来相当于防止了600万小儿麻痹症病例,虽然在此过程中造成了580名儿童得病,但整体算下来还是划算的,这才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真正的人道主义。

小儿麻痹症疫苗的广泛使用,让少数因故打不了疫苗的人获得了保护,这就是群体免疫的价值所在。不过,因为疫苗毕竟有那么一点点危险,有些“聪明”的家长便想出了各种理由拒绝给自己的孩子打疫苗。这么做对他的孩子来说问题不大,但如果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多的话,群体免疫就无法维持下去了,这就是为什么公共卫生领域的群体免疫计划是必须强制执行的,这是典型的国家行为。与此同时,国家必须为疫苗的质量担保,出了事必须全额赔偿,这是国家必须承担的责任。

总之,群体免疫的核心思想就是保护老弱病残。作为一名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你必须意识到你自己不但有可能成为一名传染病的受害者,更有可能成为一名传染病的传播者,后者才是你所能扮演的最危险的角色。

全站热点
10岁男孩玩手游消费近8千元 母亲要交房租才发现钱不见了

2020-03-13 22:56阅读

西安开启高质量发展奖励申报工作 总部落户西安的央企奖励500万元

2020-03-13 21:25阅读

西安部分餐饮店恢复堂食 就餐人数有要求

2020-03-12 18:42阅读

西安火车站和列车299处采样均为核酸阴性

2020-03-09 21:03阅读

全市教育系统扎实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0-03-07 23:15阅读

西安市安委办成立八个督查组 复工现场指导企业安全生产

2020-02-20 22:3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