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被评为烈士了吗 国家给李文亮赔偿补贴了多少钱?(3)
刘宪权
中国刑法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刑法学会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中国刑法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刑法学会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刘宪权也在接受《上海法治报》采访时认为,应该追认李文亮为烈士。这既是一种教育和警示,也是对社会正能量的引导,鼓励未来有更多“吹哨人”能够敢于直言,坚守社会正义。
另外,邹鲲律师介绍到,我国目前关于烈士的立法比较全面。2018年5月1日全国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主要是对已经评为烈士的保护内容。《烈士褒扬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于2011年制定,并在2019年进行修订。不过《烈士褒扬条例》内容规定整体比较具体,但申报审批的主体规定的不太清楚,比如第六条“国务院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全国的烈士褒扬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烈士褒扬工作”;第十一条“按照本条例规定评定为烈士的,由国务院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将烈士名单呈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赋予了国务院退役军人事务部负责烈士褒扬工作,但像李文亮医生这样非军人的情形,如果适用第九条省级政府评定烈士与国务院退役军人事务部之间的衔接并无具体规定,建议有关部门对该条例后续进行完善。
从法律层面上保护“吹哨人”
张震
上海市人大财经委办公室副主任
如何从法律层面上保护“吹哨人”?上海市人大财经委办公室副主任张震建议在地方立法中建立“吹哨人”制度。所谓“吹哨人”制度,通俗地来说就是内部人爆料制度,内部人作为知情人,通常能够尽早发现问题,他们及时吹响哨声(发出警报),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监管成本,对不法的企业进行有效惩戒,最大程度地保护公共利益。
什么样的人是“吹哨人”呢?张震认为,“吹哨人”是在企业或者组织中工作的人员,包括董事、监事、总经理等高管,也包括合同制员工、劳务派遣工、实习生等一般工作人员,其他因执行承包项目,而在企业或者组织内可以接触到有关机密或者相应业务的工作人员,也应当视为法律意义上的“吹哨人”。他强调,要对“吹哨人”进行特别的激励和保护,尤其是劳动权益的保护。除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可能以降低劳动薪酬、恶化劳动条件等其他方式方法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因此,在地方立法中,哪怕是原则性地强调保护举报人的合法劳动权益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需要像李文亮这样的医生,除了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能吃苦、能战斗的奉献精神外,更需要他们在关键时刻向社会揭示真相的勇气。我们相信,未来“吹哨人保护制度”也会得到不断完善,因为这对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保卫国家利益,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的建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