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国工匠名单 全国大国工匠工资待遇怎么样(5)
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新闻联播大力提倡大国工匠的今天,制作炮筒的镗工,带徒弟还倒贴钱,如今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做这行,但真的是不愿意做这行吗?还不是因为待遇及地位太低。
对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像医生、老师等专业人士百般刁难,死活不愿意给他们跟自己贡献相符的报酬。现在都已经2017年了,每到宣传科学家和劳模,套路还和国家初建的时候一样,都是什么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生活俭朴,拿钱少,不顾家,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但平心而论,这种宣传能够吸引人吗?
如何宣传劳动光荣?为什么不说说大国工匠们工作条件多好,收入多高,房子多大,出去人人尊敬,个个敬酒;如何继续深入钻研产品,跟国外同行竞争不落下风。
这种套路难道不应该是正常人所向往的生活吗?
我们不是应该要让专业人士凭自己的专业技能堂堂正正地拿到高收入,成为社会尊敬与羡慕的正面形象吗?
中国培养工匠精神的难点在哪里?
而国内很多人从小就被灌输工厂车间这些又脏又累的活不能干,对那些浑身脏兮兮的人也要敬而远之。当一个工人不受社会尊重,待遇低,地位低,养老金低,房子让人望而却步,公务员特权在上,还怎么去培养工匠精神。
在一个浮躁的时代,在一个自私狭隘暴戾之气盛行的时代,在一个投机取巧比踏踏实实做事更能获得利益的时代,想培养工匠精神,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因为工匠精神的精髓,就是专注、严谨、耐心、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淡泊名利,所以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本在教育,另外,只有切实提高工匠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成为匠人。
如何去培养工匠精神?
我觉得,最根本的是与工匠精神相匹配的经济收入问题,是让匠人真正受到尊重,提高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没有工匠,何谈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试问,今天有多少父母愿意把自己孩子培养成匠人?
工匠精神正是源于这些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中,而不是简单局限于那些从事高科技有着显赫地位或者很高知名度的专家和工程师们,他们很多种也具有工匠精神,比如我们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中国航天奠基人“钱学森”,中国高铁总工程师“何华武”,但与我们这里所说的普世工匠精神是有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