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困难不可怕 可怕的是失去信心

2017-06-21 18:03  宝鸡日报  字号:T|T

凤县平木镇刘家庄村的小王,几年前入赘到50公里外的凤州镇一村里,做了上门女婿,岳父岳母这些年身体一直不好,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小王的奶奶今年86岁,是一位残疾人,常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小王66岁的母亲也是常年多病,无劳动能力,二老住的是土坯房,生活需要照顾。面对沉重的家庭负担,小王在耕种10亩地的同时,一直来回奔波在照顾老人的事情上。今年初,小王家被确定为贫困户后,帮扶干部在刘家庄村,利用镇上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帮助小王家种植豆角、玉米,还有柴胡、黄芪等中药材。同时,在凤州镇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小王还发展了苹果产业,种了3亩苹果,小王脱贫大有希望。

贫困户很多,像小王这样,面对困难不低头、迎难而上的精神,有哪些方面值得其他人学习呢?

宝鸡悦上心理工作室首席心理咨询师范晓悦:

小王本身就是个踏实肯干、勤劳务实的小伙子,思想也算比较活跃,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踏踏实实学习种植技术,然后汲取周围勤劳致富人的经验,发展种植产业,顺势而为提高经济收入,可以说,小王摆脱困境实现脱贫是迟早的事。通过分析小王积极脱贫的案例,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如下几点:首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小王面对沉重的家庭负担,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寻找出路。其次,借助帮扶干部的雪中送炭来脱贫。帮扶干部了解到小王的家庭困难后,针对小王的具体情况,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对小王进行重点扶持,为脱贫奠定了基础,对小王而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的举措会更加坚定小王的信心。第三就是要牢记别人的帮助是一时的,自己一定要有长远打算。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对于贫困户而言,帮扶干部更多的是在心理上帮助其脱贫,其次是指导利用技术产业实现脱贫。作为贫困户,首先自己一定要树立信心,然后利用养殖、种植等产业改变现状,只要不放弃、愿意干,相信日子一定会好起来。(本报记者石宝军整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旬阳公安开展反恐防暴实战演练

    2017-06-21 16:12阅读

    夏家村贫困户靠养兔脱了贫

    2017-06-21 12:16阅读

    全民阅读助力铜川城市文化建设

    2017-06-21 08:16阅读

    西安文理学院7专业获批新增学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及授权调整专业

    2017-06-20 11:03阅读

    老宝鸡创造大惊喜——石鼓·陈仓老街加快项目建设侧记

    2017-06-19 18:22阅读

    马希良深入淳化旬邑暗访督查脱贫攻坚工作

    2017-06-19 12:01阅读

    17岁高考生华山旅游遇难 留言“吾去也,莫寻骸……”

    2017-06-18 16: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