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信部门:强化服务降门槛 年为企业减负400余万元
自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工信部门强化服务降门槛,每年可为水泥生产企业和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减轻负担400余万元。
据了解,关于涉企收费,工信部门涉及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费的项目。2016年1月29日,财政部《关于取消、停征和整合部分政府性基金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 [2016]11号)明确指出:将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并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停止向水泥生产企业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要将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水泥预制件列入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纳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持范围,继续推动散装水泥生产。
我市从2016年开始,便停止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2017年4月开始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停止征收,每年大约可为水泥生产企业和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减轻负担400余万元。另外,我市工信部门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互联互通,深入开展“两进四送”(进园区、进企业,送政策、送法律、送信息、送技术)活动,实施百户中小工业企业培育工程等,靠优化服务,让企业获得新的发展。
本报记者魏薇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