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风建设:秦楚边城 寻根卡子
(记者 牟庆红 文/张乔 图/)《黄氏家规》有言: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讲的是做人要勤俭节约,兢兢业业,才能兴旺发达。白河的黄氏是江西修水双井乡人氏,为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后裔。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江西双井堂黄氏家族黄存仁携家眷迁移,后来举家定居在白河。
卡子镇是白河县的南大门,上下一体谓之卡,从名字就能得知这里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寓意祥和之地。放眼望去,青石板的房屋,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春风拂面也有种清香与悠然。卡子镇的黄治贵作为黄氏第三十八世后裔,他带我们来到黄氏大院三处宅子中的一处,映入眼帘的是镶在大门两边墙上的青石浮雕,鼠、青蛙、葡萄、莲叶雕刻得栩栩如生,后人将这些图画解读为多子多福,廉洁奉献。正门而入,一进三重门,为砖、木、石的结构,门楼用砖都已经五面磨平,木石雕刻精巧别致,柱子皆以石板垫起,天井均用长条青石铺砌而成。黄治贵说,这里曾经是同盟会黄统的住处,黄氏的后裔每年的大年初二都要来这里汇报听训,总结前一年的成功与失败。他边说边望着这座老宅,轻拂去台阶上的灰尘,从身边拿起一本厚重的家训集子,回忆道,父辈经常教导自己要恪尽职守,与邻里友善相处,1989年外出打工,无论干什么职业,自己都会尽力做到最好。后来响应政府号召返乡,担任了村干部,为了把最新的理念和技术带给乡亲们,便在卡子镇仓房村流转土地成立茶叶合作社,帮邻里乡亲一起种茶育茶,共同走向富裕。黄治贵和我们打趣道:我们黄氏一族,规矩都很严格,小的时候如果学习不好,那都是要挨训的。
就是这样一种严格的文化约束力,让黄氏人才辈出,正所谓,优秀的的文化塑造人,优良的传统鼓舞人。目前,自《黄氏家规》渐渐家喻户晓,县政府在11个镇确定11个村(社区),作为家规家风建设示范点,群众挖掘适合自己的家风家规,政府统一制作标语、门牌的形式,号召广大家庭悬挂优良家规家训,作为行为准则,并将《黄氏家规》等优秀传统文化列入学习计划,在全社会掀起树立文明家风的热潮。49岁的梅永芬,住在卡子镇友爱村,三世同堂,在村里自己开了个小商店,两层的温馨小家和门面连在一起,几口人搬着板凳在屋外晒太阳,与来往的的行人寒暄。梅大姐说:友善诚信是经商的基本守则,从开业以来,本着这条理念经营,不做亏心买卖。2016年5月,她从黄氏家训中摘取了几条符合自己家情况的规矩,由镇政府统一装裱挂在房里,并在大门上贴着公开承诺牌,那木刻的牌子上清晰地写着:谦恭礼让,言行举止文明得体。梅大姐指着自己家的家训,一字一句地向我们解释,那种自豪的神情,是那么似曾相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