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到2020年 安康将培育陕西省名牌40个以上

2017-07-10 18:11  安康日报  字号:T|T

为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安康市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实施方案》日前印发。

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加快提升富硒产业、生态旅游、涉水产业、山林经济等优势产业,培育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为重点的生态友好型循环特色工业体系,提升产品档次和品牌价值,全面夯实品牌建设基础。到2020年,培育陕西省名牌产品40个以上、市特色品牌产品60个以上,新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1个、陕西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个;全市品牌价值和效应显著提升,产品和服务对消费升级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品种丰富度、品质认可度、品牌满意度及顾客忠诚度、社会信誉度有较大提升。

根据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将实施以下重点工程:

(一)品牌基础建设工程

1.推行更高质量标准。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相关产品和服务领域标准水平。深入开展标准化提升年活动和百家企业标准分析提升活动,指导、帮扶企业制定关键指标高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推动产品更新换代。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制定符合安康自然条件、有利于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完善《富硒食品及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规范界定富硒、含硒标准。围绕茶饮、林畜、林果(核桃)、林药、魔芋、包装饮用水、粮油、蔬菜、食用菌、蚕桑等优势产业,加快种(养)植规范和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强化对标准实施的监督,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模式。强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富硒产业等特色主导产业标准引领作用,建立具有安康特色的产业标准体系,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市质监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食药监局配合)

2.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加大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力度,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建设陕西省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推进国家级实验室认证,推动检测结果的国内互认,全面提升富硒产品监督检验能力。加快推进市农产品检测检验中心、食品县级区域检验中心和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检验检测资源,加快具备条件的经营性检验检测认证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市场化进程。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检验检测服务,支持具备条件的生产制造企业申请相关资质,面向社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营造检验检测机构平等参与竞争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市质监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农业局、市科技局、市食药监局配合)

3.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施企业创新工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品设计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支持重点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大数据平台,动态分析市场变化,精准定位消费需求,为开展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支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等多种方式,推进企(院)校合作、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升产业和企业产品档次,研究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产品和服务。(市科技局牵头,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配合)

(二)供给结构升级工程

1.丰富产品和服务品种。支持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支持食品龙头企业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和精深加工能力,围绕茶叶、魔芋、核桃、绞股蓝等优势资源,加大科研力度,开发科技含量高的富硒产品、健康养生食品、功能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重安康旅游品牌的建设与维护,培育优质服务品牌,树立良好对外形象。通过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形态、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形成业态全域融合、品牌全域塑造、质量全域监管的良好格局,提高安康旅游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市工信局、市旅游局牵头,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卫计局、市民政局、市食药监局配合)

2.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施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大力开展国家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种植和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满足中高端需求。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支持乡村创建线上销售渠道,鼓励农产品品牌企业建立电商平台或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优质特色农产品。围绕畜牧、茶叶、魔芋、核桃、生态渔业、绞股蓝、蚕桑等优势产业,打造农产品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和创建知名品牌示范区。(市农业局牵头,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配合)

3.推出一批制造业精品。支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提质升级,创新产品设计,优化工艺流程,研发质量好、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引领和促进制造业升级。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在线监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推广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质量风险分析、质量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小组等活动。采用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经营,积极应用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制造等绿色环保技术,大力推广低碳、清洁、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配合)

4.提高生活服务品质。支持服务领域优势企业整合现有资源,形成服务专业、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放心安全的连锁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打造生活服务企业品牌。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居家养老、家庭服务、健康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为重点,开展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满足大众消费需求。鼓励社会力量针对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老年康复、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医养结合机构,提供高品质养老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城镇社区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生活服务中心,提供方便、可信赖的家政、儿童托管和居家养老等服务。以创建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为载体,加快公共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行业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市商务局、市民政局牵头,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文广局、市卫计局、市旅游局、市质监局、市妇联配合)

(三)需求结构升级工程

1.努力提振消费信心。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建设有公信力的产品质量信息平台,全面、及时、准确发布产品质量信息,为政府、企业和教育科研机构等提供服务,为消费者判断产品质量高低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规范企业数据采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发布企业信用报告,督促企业坚守诚信底线,提高信用水平。倡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推动广大企业加强企业内部品牌文化建设,建立以重质量、讲诚信、善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品牌文化。(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局、市农业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市旅游局配合)

2.促进品牌推广和传播。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在重点和新兴市场国家举办的陕西品牌展览和推介活动,鼓励企业进驻陕西名优地产品牌推广示范店和陕西名优地产品牌展销专区。支持有条件的品牌企业利用丝博会暨西洽会、中国西部跨采会、杨凌农高会等重点展会,开展品牌推广和贸易交流。鼓励企业在省内外开展营销活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各类国际展会、知名电商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贸易合作与交流。(市商务局牵头,市工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供销社配合)

3.推动农村消费升级。加强农村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农村居民质量安全意识,树立科学消费观念,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开展农村市场专项整治,清理三无产品,拓展农村品牌产品消费的市场空间。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制定农业产品统一标准,跨县区整合产品、企业、品牌等资源,提高地理标志产品规模,共推共享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深加工品牌、网销产品品牌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品牌,打造城乡一体的商贸物流体系,保障品牌产品销售渠道畅通,推动广大农村消费更加便捷,让农村居民共享数字化生活。(市农业局牵头,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市供销社配合)

4.持续扩大旅游消费。抢抓中省支持旅游业发展和大交通改善的机遇,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生态为本底、亲水为吸引、康养为内涵、民宿为特色、美食为引爆,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培育旅游核心竞争力,打造面向未来的安康旅游升级版,把旅游业培育成富民强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强力引擎,力争将安康建设成为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和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市旅游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卫计局、市民政局、市文广局、市体育局配合)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7月起企业减煤不力污染空气将被停产限产

    2017-07-10 19:20阅读

    汉中市积极筹备第六届运动会

    2017-07-10 14:10阅读

    88岁老人山中不慎走失 警犬寻踪搜救成功脱险

    2017-07-10 10:02阅读

    西安城南雁环中路一小区一27岁男子高层坠亡

    2017-07-09 09:27阅读

    曲江丫丫影视首部公益电影《大漠巾帼情》隆重开机

    2017-07-07 16:21阅读

    延安市第一批具备条件的光伏电站正式并网运行

    2017-07-07 10:14阅读

    杜航伟在汉阴调研脱贫攻坚

    2017-07-06 16:0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