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保护好留存的壁画 李波
看过了宝鸡十多处壁画,有笔画技法特别出众的,有保存完好仍能辨认的,有风吹日晒模糊不清的,有粉刷一新啥都不剩的。宝鸡壁画在繁盛时期,数量要远远多于今天所看到的,在遭受过多次破坏后,留存至今的明清壁画尤显珍贵。要保护好这些仅存的壁画,是当代人的责任,需要当地村民、学者专家、相关部门协调行动。
让当地人知道壁画的价值,是壁画保护的第一步。在采写壁画的过程中,每到一处,问到村中壁画的所在,村民总是热情地引路,滔滔不绝地讲述关于壁画的各种故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可对于壁画的具体内容和创作年代、笔画技法等,则知之不多。为壁画所在村的村民,普及壁画的相关知识,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途径,也是让村民自发保护壁画的直接办法。
学者专家可以成为壁画保护知识的传播者。了解壁画的人,除了画师就是研究壁画的学者专家,普通人很难对壁画的创作技巧、颜色内容等做到了如指掌,而学者专家对壁画的了解更全面、更深刻一些。邀请学者专家到有壁画的村子去采风、讲课、创作、研究,让学者专家成为学习壁画知识的带动者,成为研究壁画的受益者,壁画就可以引起诸多的关注,保存也更容易些。
宝鸡向来重视对地域文化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诸如泥塑、皮影、刺绣、酒歌等很多民间艺术,都在资金、场地、传承等方面得到了支持。壁画不同于其他技艺,创作时间与价值体现时间并不同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研究壁画的保护工艺,为学者研究壁画提供方便,为村民保护壁画提供方便,这样才能让壁画这种很容易消失的文化得以流传千古。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