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调解员治安巡逻员信息服务员 富平“义务辅警”成维护社会治安多面手
(通讯员任逾超张宝亭记者王能力)“农村有时为点小事闹得不好,也没有人调解,自从村里有了辅警调解员,遇到啥矛盾就去找他们,他们很热心,这真是给群众办了件大好事。”近日,富平县薛镇康庄村硷畔组村民李东洋说。
今年3月以来,富平县在网格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以薛镇为试点,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有效发挥村干部的作用,实施“义务辅警+3”工作模式,一个身份,三种角色,当好调解员,巡逻员和信息员,发挥群众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重要作用,扎实推动平安建设。
义务辅警矛盾调解员:农村因地畔子、墙根子、建厕所等时常发生纠纷,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义务辅警兼矛盾调解员能有效进行前置化矛盾调处,避免一般事件的进一步发酵。
义务辅警治安巡逻员:义务辅警兼巡逻员负责组建5人至10人的“红袖章”治安巡逻队,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巡逻,及时发现并制止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定期开展防盗、防火、反邪教等宣传工作。
义务辅警信息服务员:义务辅警兼信息员实时完成常住人口登记、疑似精神病人登记、租赁房屋登记等11项工作台账,协助公安机关定期分析辖区治安形势,了解、收集汇总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向民警提供违法犯罪线索。
据了解,富平县在薛镇启动“义务辅警+3”工作模式以来,以“一牵两抓两包”为工作机制,即镇政府牵头,派出所、镇综治办抓具体工作,一名民警、一名综治办干部包联一个警区即12个村12名义务辅警,互联互通,迅速处置,并对义务辅警一个季度开展一次考核,加大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平安薛镇”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户籍管理、防盗知识等信息81条,创建微信群25个,积极发挥90个“天眼”的拍摄作用,开展立体式社会治安防控。截至目前,已调解各类矛盾16起,收集有效信息56条,制止斗殴事件14起,打击处理30余人,辖区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在农村复杂地区成功探索出社会治安治理的新路子,这一模式即将在全县进行推广,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