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一村一策各有特色脱贫之路越走越畅———合阳坊镇脱贫攻坚见闻

2017-08-18 08:11  渭南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王勇通讯员姚佳心朱晓春

金秋时节,驱车穿行在坊镇的乡村公路,丰收的美景尽收眼底:红彤彤的花椒挂满枝头似祥云萦绕;绿莹莹的药材长势喜人铺满田间;大棚里,圆溜溜的冬枣晶莹圆润惹人垂涎……脱贫攻坚战役在古莘大地打响以后,合阳县坊镇党委、政府充分依托自身优势,科学谋划,突出村级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村村有特色、户户有措施的喜人局面,帮扶措施大快人心,脱贫效果显而易见。

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

走进坊镇灵井村村委会办公场所,9间135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干净典雅,脱贫攻坚作战室各类规章制度、公示牌规范整齐,醒目排列,投影仪循环播放着航拍“美丽的灵井”专题片,美丽文明、生机勃发,震撼人心。驻村第一书记雷昌兴感慨地对记者讲:“你肯定想不到,就在一年多前我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破败一片。”

基础设施欠账太多,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严重滞后是很多贫困村庄落下发展步子的最大诱因。灵井村自然环境恶劣,“三面环沟条件差,十年九旱没办法”是这个村曾经的真实写照。针对灵井村的现实困境,在镇党委、政府的协调支持下,灵井村干部多方奔走,协调资金60万元,对村庄1000米的进村路加宽、绿化、亮化,使群众在居住环境上得到了彻底改变。筹措35万元,改善办公用房,同时购置办公桌椅28套,使村级两委办公场所得到彻底改观。争取一事一议、扶贫项目资金65万元,修建3000余平方米的高标准文化广场,配套建设厕所、篮球场、文化墙、舞台、健身器材、景观绿化和亮化等辅助设施,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

为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缺水实际困难,协调资金80余万元新修渠道10000米;从水务局争取农业设施管道3000米,并动员群众自发筹集资金共铺设农田管网15000米,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村2000亩花椒,400亩设施红提葡萄走向精品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今年又带动60户贫困户新栽植花椒300亩,红提葡萄100亩,新成立农村产业合作社4个,养殖家畜、家禽700头(羽),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就能增加1500多元,全村增收20多万元。

壮大特色产业有力助农增收

在坊镇金家庄村,提起副书记金军强,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由其带动成立的百荣中药材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不仅让其本人致了富发了“药财”,还让金家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药材村”。

农村要发展,群众要脱贫,产业支撑是关键。几年前,村里年轻人金军强瞅准了发展中药材的路子,在村里带头试点种植远志200亩,柴胡200亩,黄芩100亩,让农户从优质种子选购到有计划地选择种植,为适应市场变化,采取灵活的种植方式,随时调整销售策略,再到统一价格,统一销售,既从源头上控制了种植的风险,又从统一销售上保障了群众的收入。目前,辐射带动周边各村以及金家庄共计种植中药材4000多亩。

贫困户顾银生,自己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家庭因病致贫,以前看病花去高额医疗费,欠下八九万元外债,病情稍有稳定后,看到金军强等人种植中药材迅速发家致富,自己也试着种植,目前已有六七年,不仅还清了外债,还彻底摘了贫困的帽子。

去年,在村委会带领下该村又开始发展冬枣产业,目前,已成立冬枣专业合作社1家,发展冬枣种植430多亩,带动本村及周边贫困户29户。该村第一书记雷军芳介绍,下一步将围绕中药材、冬枣等产业优势和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多这一现状,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大规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力争在3年时间内使户均至少有1人成为技术劳动力,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能力。

叫响旅游经济迈步小康征程

灵泉村位于合阳县城以东15公里处,合洽旅游专线穿境而过,福山景点位于村东300米处,与村庄紧邻。灵泉村现分为新村和老城两部分,老城周围有较为完整的古城墙,里边现存有祠堂、四合院等古建筑,还有古槐、老井、涝池等6处遗迹。2013年被国家住建部认定为“中国传统村落”,现在在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已报国家住建部待批。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灵泉村认真贯彻各级的文件精神,依托景区和古村落优势,改善环境,着力解决部分贫困户就业问题:申请旅游扶贫项目60万元铺设和绿化两条进村南路,改善了村民出行问题;为1户残疾人在福山景区门口免费提供摊位,开起小卖部,解决残疾人外出务工难,务农不得力的情况,提高贫困户收入;采取贫困户自愿的形式,吸纳1户贫困户投入景区卫生整治的工作当中,每月1000元,解决了贫困户就近就业的问题。按照县里的政策,吸纳4名贫困户投身村里公益事业。

灵泉村书记党中锋对记者讲,近年来,为了保护和传承灵泉古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经过县委宣传部、妇联和镇村的共同努力,由省妇联牵头,联系了香港嘉道理慈善基金会,由嘉道理慈善基金会出资200万元,县、镇政府投资50万元,群众自筹360万元启动实施了“印象灵泉”传统民居援建项目,共建成独具古民居建筑风格的成坯房25套,以三合院、二合院传统民居户型为主,房屋设计错落有致,使具有清水墙、砖雕、木雕、石雕等传统建筑元素和工艺的传统民居重新呈现在人们眼前。

当前,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坊镇党委、政府凝心聚力,精准发力,因地制宜制定脱贫措施,犹如春风化雨,不仅滋润了广大贫困群众心田,更激发出了全镇上下精准扶贫、共奔小康的强大能量,让坊镇的脱贫之路越走越畅,越走越坚实。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人才公租房房租上涨 物业:政策还未确定

    2017-08-17 22:52阅读

    一月建起变电站数户企业解电渴 高新区科技新城35千伏变电站投用

    2017-08-17 16:05阅读

    渭南市2017’果品采供商果区行启动 国内70余家知名果品采供商齐聚渭南品尝鲜果

    2017-08-17 08:28阅读

    佛坪大河坝镇实施“领带工程”抓党建促脱贫

    2017-08-16 12:15阅读

    “一站式”结算+四重保障 西安健康扶贫新政让患者看病不愁

    2017-08-15 17:47阅读

    陆治原深入华州区暗访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 担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深入落实精准扶贫措施

    2017-08-15 08:12阅读

    整合资源聚合力 精准施策促攻坚 商洛市实施人才支持脱贫“六大行动”

    2017-08-14 10:2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