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石峁遗址出土“口簧”见证欧亚文化交流

2019-09-24 00:04  西北信息报  字号:T|T

9月2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考古新发现,在位于陕西省北部神木市的石峁遗址,出土了23件距今约4000年的乐器——口簧。最新研究表明,这一音乐史上的重要发现,是中国北方文化沿欧亚草原向西、向北传播的重要实物。

石峁遗址出土的这批口簧,考古背景明确、共存器物丰富,是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结构完整、特征明确的口簧。“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在4000年前空旷寂寥的皇城台上,乐师口含口簧,通过口腔与乐器的结合产生‘呷呷’‘嗡嗡’之声,如蝉鸣蜂舞般的声响成为具有仪式感的神秘旋律。”孙周勇说。

考古工作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考古成果,发现公元前2000年左右至公元5世纪,约2500年的历史中,在中国北方、蒙古高原以及俄罗斯南西伯利亚地区的欧亚草原东部区域,出土了一批早期口簧,它们基本结构相似,均为窄条薄片状,多属拉线式。

对此,孙周勇说,如果将公元2世纪之前的口簧出土地点放置在地图上,一条口簧从中国北方向欧亚草原扩散传播的线路就会自然显现出来。口簧最初的传播可能与北方人群的北进及西迁相关,春秋战国时期,口簧的使用范围持续向四周扩散,在进入匈奴文化区域后向欧亚草原东部扩散,同时向南进入中原地区。至唐宋以后,口簧呈爆发式传播,遍及欧亚大陆、东南亚、大洋洲、非洲等区域,成为一种具有广泛民族性的乐器。

“在石峁遗址出土了包括口簧在内的一批重要音乐文物,极大丰富了中国北方地区早期音乐的实物资料,为研究我国史前音乐发展提供了重要信息。”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宝杰说,“而石峁遗址发现的口簧可看作是近现代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口弦类乐器的祖形,其传播与流布或与古代族群的流动和迁徙以及文化交流有着密切关系,是探讨欧亚草原廊道早期人群活动的重要线索。”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国庆将有多场城墙光影展演

    2019-09-23 18:19阅读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活动

    2019-09-23 00:13阅读

    “欠薪”“挂靠”专项整治来了 陕西将全省范围内治理工程建设领域

    2019-09-22 20:06阅读

    施耐德电气全球两大设计中心落户高新区——将以数字技术之力赋能陕西制造业升级转型

    2019-09-20 10:36阅读

    国网商洛供电公司启动主题教育活动

    2019-09-19 02:16阅读

    加强节日值守——让群众买得安心吃得放心——贾轶昊带队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安全监管工作

    2019-09-17 12:30阅读

    未来一个月陕西一直下雨?气象局部门:未来一周有雨

    2019-09-16 09:40阅读